营收增20%、亏损破6亿,猎豹移动的AI豪赌是曙光还是陷阱?
2024年,全球科技行业在AI浪潮与市场洗牌中呈现两极分化。一方面,头部企业凭借算力与5G基建持续领跑;另一方面,中小型科技公司则在转型中挣扎求生。
猎豹移动最新财报显示,其全年营收同比增长20.5%至8.07亿元,但净亏损却扩大至,股价在财报发布后一路向上。这家曾以工具类应用闻名的公司,正试图通过AI和机器人业务实现“第二增长曲线”,然而市场对其战略的质疑声始终未消。
营收增长背后的双引擎,互联网业务企稳与AI业务爆发
猎豹移动发布的财报显示,2024年,公司营收达8.07亿元(约1.11亿美元),较上一年同期的6.7亿元增长20.5%。
从业务板块来看,2024年猎豹移动互联网业务营收为5.17亿元(约7085万美元),上一年同期这一业务营收为4.5亿元;AI及其他业务收入为2.9亿元,较上一年同期的2.19亿元,大幅增长32.4%。
2024年,猎豹移动毛利达到5.45亿元(约7469万美元),较上一年同期的4.38亿元增长24%。
聚焦第四季度,猎豹移动在2024年第四季度营收2.37亿元,较上一年同期的1.67亿元增长41.7%;毛利为1.73亿元,较上一年同期的9907万元增长74.4%。
在成本支出方面,2024年第四季度,猎豹移动研发开支为6551万元,销售与市场费用为1.05亿元,管理费用为5628万元。此外,该季度还计入了1.53亿元的商誉减值。
受上述因素影响,2024年第四季度,猎豹移动运营亏损2.07亿元(约2840万美元),上一年同期运营亏损6090万元;按Non-GAAP口径计算,运营亏损4250万元。
在盈利表现上,2024年第四季度,猎豹移动净亏损3.668亿元(5020万美元),上一年同期净亏损3.012亿元;Non-GAAP净亏损2.02亿元(约2770万美元),上一年同期Non-GAAP净亏损2.89亿元。
截至2024年12月31日,猎豹移动持有现金及现金等价物18.33亿元(2.511亿美元),长期投资达8.173亿元(1.12亿美元)。
亏损扩大之谜,成本高企与商誉减值拖累盈利
尽管猎豹移动2024年营收实现增长,但运营层面与财务层面仍深陷亏损困境。2024年,猎豹移动运营亏损达4.37亿元(约5990万美元),相较于上一年同期的2.1亿元,亏损规模显著扩大;净亏损为6亿元(约8242万美元),上一年同期净亏损5.94亿元。
归属于公司股东的净亏损攀升至6.18亿元(约8460万美元),而上一年同期这一数字为6.03亿元。这些数据清晰地暴露出猎豹移动在转型过程中面临的深层次矛盾。
从成本端来看,激增的费用严重侵蚀了利润。财报数据显示,2024年第四季度,猎豹移动研发开支为6551万元,销售与市场费用高达1.05亿元。虽然这些高投入为公司的技术储备筑牢了根基,但短期内难以实现收益转化。
此外,商誉减值成为难以规避的“黑天鹅”事件。2024年第四季度,猎豹移动管理费用为5628万元,同时计入了1.53亿元的商誉减值。
这一减值不仅反映出市场对AI业务估值的重新考量,也凸显了公司在并购整合过程中存在的风险。
从行业环境看,整个科技行业都面临着共性挑战。在当前的大背景下,全球科技企业普遍受到冲击,广告主纷纷收缩预算——拼多多广告收入增速放缓就是典型例子。
而猎豹移动过度依赖广告收入的业务模式,使其抗风险能力先天不足,在市场波动中首当其冲。
现金储备与战略重构,持续突围背后的双重筹码
回顾来看,猎豹移动公司(CheetahMobile)于2010年11月正式成立,秉持着“在人机共存的世界里,用科技让生活更美好”的理念开启征程。2014年5月8日,猎豹移动成功在美国纽交所挂牌上市。
随着时代的发展,猎豹移动在巩固原有业务优势的同时,积极推进战略升级,从移动互联网领域向AI驱动的产业互联网领域迈进。
猎豹移动以安全工具和AI机器人场景作为核心,打造出一个广泛的生态体系,覆盖工具应用、移动娱乐、人工智能、机器人等多个行业。
在安全工具业务板块,猎豹移动围绕用户对安全和效率的底层需求,持续开展技术与产品的升级工作,助力用户在使用电脑、手机等智能终端时,获得更高效、更具个性化的服务体验。
AI和机器人业务则是猎豹移动布局的另一重点。公司聚焦AI应用场景,提出“AI+软件+硬件+服务=机器人”的创新理念,锁定商场和教育等关键场景展开攻坚。
通过与猎户星空展开深度合作,双方优势互补,深入挖掘场景需求,有力推动AI在实际场景中的应用落地。
面向未来,猎豹移动计划与行业伙伴紧密合作,共同推动AI和5G时代实体经济的智能化转型,以AI技术赋能产业发展,力求实现公司的跨越式增长,迈向全球领先的AI产业互联网公司行列。
截至2024年底,猎豹移动持有现金及等价物18.33亿元(2.511亿美元),长期投资达8.17亿元(1.12亿美元),为公司的转型进程提供了重要的资金支持。
为扭转当前局面,猎豹移动可从以下三个关键策略着手:一是加快服务机器人的规模化销售,推动私有化大模型在金融、医疗等垂直领域的应用,加速AI商业化落地;
二是优化研发与销售费用结构,参考华为通过创新单品突破市场的策略,集中资源打造爆款产品,实现成本的精细化管控;三是考虑引入战略投资者,或与华为、中国移动等行业龙头开展合作,借助外部资源补齐技术和渠道方面的短板。
猎豹移动从工具软件起家,经历上市高光后,正经历从移动互联网向AI产业互联网转型的阵痛期。
尽管,当前其现金储备和长期投资形成了资金“安全垫”,为AI商业化(服务机器人、行业大模型)和生态合作(如华为、中国移动)提供了试错空间,但需在成本管控、爆品打造及资源整合上实现突破,方能在AI长跑中扭转“增收不增利”的困局,真正迈向“全球领先AI公司”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