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主业重回高增长轨道,资本市场却不买新东方的账?
又逢美股业绩报披露季。
日前,中国民办教育服务的标杆企业——新东方发布Q3财报:
2025财年前三财季(截至2025年2月28日)公司累计收入36.57亿美元,相比去年同期的31.77亿美元,同比增长15.1%;对应净利润达3.64亿美元,同比增长29.0%,远超收入增速。
业绩发布后,新东方美、港股股价涨跌不一:新东方(EDU.US)收跌0.68%、新东方-S(09901.HK)次日开盘后一度涨超5.6%,不过两者走势都呈高开拉升再回调态势,可见投资者对其业绩报的理解存在分化。
原因在于,看似极具韧性的整体业绩下,其背后的隐忧引起了不少机构投资者的担忧。2025财年第三单季度其净营收同比下降2%至11.83亿美元;更重要的是公司对Q4核心教育收入指引则不佳,和机构预期落差较大。
目前包括麦格理、摩根大通、大华继显都先后发布研报下调新东方目标价。
教育主业重回高增长轨道
收入整体下滑,教育主业结构性增长,盈利稳步提升,这是新东方2025财年第三财季季报的概括。
财报显示,新东方2025财年第三季度的净营收虽然同比下降2%至11.83亿美元。
但是,若扣除东方甄选自营产品及直播电商业务,其营收不降反升,同比上升21.2%至10.38亿美元。
这意味着东方甄选电商业务拖后腿的问题仍存在,但是核心教育业务及相关新业务的收入增长成为本季财报最大亮点。
具体来看,出国考试准备和出国咨询业务营收分别同比增长约7.1%和21.4%;针对成人及大学生的国内考试准备业务同比增长约17%。
这些成绩验证了新东方在留学与职业培训领域的品牌实力。更值得一提的是,新东方教育新业务在该季度维持强劲增长势头,营收同比增长34.5%。
对应盈利层面,报告期公司经营利润同比上升9.8%至1.245亿美元,若扣除东方甄选自营产品及直播电商业务产生的经营亏损,经营利润同比上升5%至1.255亿美元。因此,虽然核心教育主业营收实现的高增长,各个细分教育领域也表现强劲,但是整体仍面临一些利润率压力。
整体公司该季度股东应占净利润同比上升0.1%至8726万美元,同比持平,略低低于市场预期。
大华继显发表报告指,新东方第三财季业绩未达预期,营收较去年同期减少2%至11.83亿美元,较市场预期低4%。Non-GAAP纯利为1.13亿美元,未达该行及市场预测。
押注AI+教育,利润修复仍是正在进行时!
电话会议中,公司管理层也着重强调了盈利压力的问题。
新东方执行总裁兼首席财务官杨志辉表示,随着公司在各业务推进降本增效及持续提升效率的措施,预计利润压力将在接下来的季度及新财年中得到缓解。公司始终致力于为客户和股东创造长期可持续的价值。
这是一个技术驱动的时代,AI+教育是目前AI工具最可能先行实现商业化落地的领域,市场一直高端关注这一块。为进一步降本增效,公司也明确表示仍然致力于投资于其线上到线下的教学系统和AI技术。
新东方首席执行官周成刚表示,该季度,公司持续监控教学空间的布局,确保配合业务增长及运营效率。同时,不断努力推进OMO教学系统,并加大AI技术在教育领域应用的投入。随着多项创新应用与线下及线上产品的深度融合,公司产品竞争力得到持续提升。此外,公司开发多项创新技术支持教师及员工的日常工作,有效提升运营效率及服务满意度。
值得一提的是,目前新东方已将非学科辅导业务扩展到约60个城市,并且在约60个现有城市推出了智能学习系统和设备,以此提高了客户留存率和可扩展性,因此可以重点期待一线城市将对相关板块带来的增长贡献。
新东方预计通过降低成本措施,未来几个季度利润率压力将有所缓解,并预测2025财年第四季度(2025年3月1日至2025年5月31日)扣除东方甄选自营产品及直播电商业务的净营收同比增长10%-13%,达10.09亿美元-10.37亿美元,若以人民币计,增速将进一步提升至12%-15%。
指引增速不及预期,机构纷纷下调目标价
然而,这样的营收增长指引仍低于市场预期,并引发麦格理、摩根大通等机构下调目标价。
大华继显指出,新东方预期第四财季营收增速较预期低5至8个百分点。该行维持对其“买入”评级,但下调了美股目标价。
麦格理发布研报称,由于新东方-S(09901)盈利面临下滑,受收入势头放缓,以及海外业务、旅游业和旗下东方甄选(01797)拖累利润率等不利因素,故下调目标价,但仍维持“跑输大市”评级。
报告表示,新东方管理层将2025财政年度第四季的收入增长指引由16%降至10-13%,并预期2026财政年度的海外业务将会疲弱。同时,麦格理预计集团营业利润率在2026财政年度亦将受到压力,原因是不利的组合抵销了成本控制措施的贡献。
摩根大通则发布研报称,现正调整新东方(09901)2025-2026财年的预测数据至2025财年第3财季,这是该行过去12个月内的第四次下调。目前小摩仍维持新东方的“中性”评级,另基于15倍的预期市盈率,下调集团港股目标价。
此外,一些不可控的风险仍不容忽视。留学教育是新东方目前增长保障项目之一,但是随着4月初关税巨变,结果虽然仍不确定,但市场预期肯定将有一些税率调整和定价变动。因此,基于后续关税存在反复和不确定性的问题,可以确定地缘风险带来的担忧难以消除,并会对留学教育需求造成压制和削弱。
基于这一层考量,小摩更偏向好未来教育集团(TAL),因其对宏观风险的敏感性明显较低,且在未来几年内仍有可能实现超常增长。
该行表示,本次对新东方估值的调整带有一定的预防性质,旨在反映其预期,即新东方可能会在即将到来的2026财年提供较为保守的前瞻指引,以降低市场对业绩的预期,而宏观经济的不稳定可能进一步压制海外留学需求。
报告表示,虽然这种“预期重置”是打破当前负面修正循环所必需的,但短期情绪仍可能受到负面影响,直到该行的“预期重置”假设得到验证。小摩表示,希望这种验证能够随着2026财年首季的超预期业绩表现而实现。
好在站在投资者的角度,虽然业绩承压期,但在现金流充沛的前提下,管理层的回购动对其股价起到非常关键的支撑作用。早在去年,董事会就批准将股票回购计划的授权总价值从4亿美元提升至7亿美元,并将该计划的有效期延长至2025年5月31日。
截至2月底,公司账面现金+短期投资,合计44亿美元,剔除掉以预收学费为主的递延收入17.5亿美元,可自由支配的净现金还有26.8亿。资金十分充沛,完全可适用预收学费的商业模式,并能支撑公司丰厚的股东回报计划。
教育是长跑,企业的价值一直都在变。作为对比,可以关注4月24日美股盘前好未来发布的财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