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丰财报:BC端两开花,隐忧未曾远去
配图来自Canva可画
现如今,随着零售业态线上需求的一路攀升,即时零售江湖也一直保持着强势的生长力。而在消费者对配送速度以及配送场景的要求的不断提高下,即时配送的配送时间从“多日达”逐步演化至“小时达”;配送范围也从“餐饮外卖”日渐拓展至“万物可送”。
同城即配行业成熟度逐渐提高,头部效应也愈发明显,而在众多头部玩家中,以顺丰同城为代表的,承接全场景需求的第三方即配平台的发展尤为迅猛。尤其是在顺丰集团多种资源的加持下,顺丰同城的发展可谓是一路向好,这从其前不久发布的财报中就能窥探一二。
业绩一路向好
近日,国内规模较大的独立第三方即配平台顺丰同城发布了2022年全年财报。财报显示,2022年顺丰同城实现营业收入102.65亿元,同比增长25.6%;净亏损大幅收窄至2.87亿元,同比下降68.1%,净亏损率也同比下降了8.2个百分点至2.8%。综合来看,2022年,顺丰同城的营收规模和盈利能力分别实现了高速增长和显著提高。
一方面,顺丰同城的营业收入能够稳健增长,则得益于其各项细分业务的亮眼表现。在其模式和业务的不断创新,以及规模和服务的持续改善下,顺丰同城的差异化优势得到了进一步释放。财报显示,2022年顺丰同城的同城配送服务持续向好,实现收入65.48亿元,同比增长28.7%;非餐场景也增长强劲,实现收入24.17亿元,同比增长29.2%。
另一方面,顺丰同城的盈利能力有了明显改善,则有赖于其“降本增效”策略的实施。2022年顺丰同城开始全方位缩减成本,据悉,2022年上半年,顺丰同城的销售及营销开支为9255万元,同比仅增加1%;研发开支为3633万元,同比减少31%;行政开支为2.4亿元,同比下降8%。得益于此,顺丰同城的毛利及毛利率也有了显著提高。财报显示,顺丰同城2022年全年实现毛利4.1亿元,毛利率大幅增加至4.0%。
顺丰同城逐步构建起了庞大而优异的履约网络,从而迸发出了十足的后劲。财报显示,目前顺丰同城已经覆盖了全国约2000个市县,其中24小时运营市县已经增加至1300个,同比增长超80%。另外,顺丰同城平均配送距离大于3km以上的中长距离订单的占比也在持续提高,节假日时效达成率波动甚至不超过2.5%,恶劣天气时效达成率波动不超过4.0%。
而顺丰同城之所以能在2022年交出这样一份漂亮的成绩单,主要是因为其面向B端商家和C端用户的同城配送服务收入均有所增长。事实上,顺丰同城B端、C端收入的增长,也与其有效地链接并服务好了B端商家和C端用户的全场景需求不无关系。
B端:场景和服务“齐抓”
通过对各行业客户的深入了解与探索,顺丰同城针对不同客户形成了极具差异化的解决方案。顺丰同城所提供的服务与各类商家多样化需求的高度契合,推动了其B端收益的高速增长。财报显示,2022年顺丰同城面向商家的收入为46.4亿元,同比增长19.8%;年度活跃商户规模达到33万,同比增长27.7%。而顺丰同城的B端业务能有如此增长,原因不言而喻。
一是,顺丰同城的全场景模式,增强了企业抗风险能力,更好地发挥了规模效应。如果业务结构和场景单一,企业的抗风险能力就会大打折扣,而顺丰同城则通过服务更多的新消费场景加速拓展了自身业务,丰富了自身能力。从餐饮外卖等成熟场景,到同城零售、近场电商、近场服务等增量场景,顺丰同城对各类产品和服务实行了全覆盖,这不仅让其抗风险能力得到了有效增强,还为其商家方面的收入增长提供了动能。
而随着即时配送正在从餐饮外卖渠道转为非餐场景驱动,顺丰同城非餐订单的收益也开始有了显著增长。财报显示,2022年顺丰同城近场电商和近场服务等高附加值场景收入维持高增速发展,同比增速超50%;茶饮、便利店、美妆、医药、数码3C与宠物等代表性品类收入均同比增长超100%。
二是,顺丰同城的定制化服务,降低了客户流失率,提升了行业竞争力。服务能力是竞争力的关键,然而不同行业所需要的服务却存在着一定的差异。顺丰同城则探索出了各种差异化的履约标准和服务方案,能够在不同行业、场景和复杂配送网络中实现订单与骑手之间的最优匹配。以餐饮企业为例,顺丰同城可以与餐饮门店进行深度对接,并根据备餐、出餐的详细流程,结合运力情况,反馈出餐时间,在保证服务品质的同时,让配送变得更加高效。
而由于顺丰同城能够通过持续发展升级满足不断变化的客户需求,从而也积累了大量的客户资源。财报显示,年内顺丰同城不断深化与多个领先品牌的合作,累计与超过3600家商家品牌建立了合作关系,其中不乏蜜雪冰城、茶颜悦色、vivo、自然堂等各个行业的头部品牌。值得一提的是,基于顺丰同城优质、稳定、高质量的服务,其2022年收入Top100的客户品牌续签率高达90%。
C端:业务与体验“共管”
随着广大用户即时零售消费习惯逐渐养成,顺丰同城高质量服务的吸引力,便不仅体现在B端,甚至其C端业务也实现了持续高速增长。财报显示,2022年顺丰同城面向消费者的收入为18.99亿元,同比增长57.3%;年度活跃消费者多达1560万人,同比增长47.5%。而顺丰同城之所以能够赢得广大消费者的信赖,自然也有多方面的原因。
一来,顺丰同城完善了业务布局,有助于满足消费者更多元的需求。随着越来越多新的消费需求被催生出来,顺丰同城即配C端业务在覆盖了取送、代买、代办、快递取送及商务功能五大业务类型后,开始向着会签、代排队、洗护上门取送、跨城急送等一些之前尚未触达的细分领域逐渐渗透。顺丰同城广泛的业务范围逐渐为消费者所熟知,也促成了C端用户对顺丰同城品牌的高认知度。
而在消费者群体的持续快速扩大之下,顺丰同城C端业务发展也开始一路向好。背靠顺丰集团,顺丰同城除了延续了顺丰优秀的品牌口碑和品质服务之外,也同样继承了顺丰数十年经营所积累下的高质量客户。据了解,顺丰同城的To C业务收入已连续三年实现超1.5倍的同比增长,其中,2021年消费者群体同比实现翻倍。
二来,顺丰同城补充了配送运力,有助于提升消费者的服务体验。借助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顺丰同城搭建了独有的城市物流系统(CLS),对运力实行智能调度。另外,顺丰同城还专门打造了面向个人消费者的专属运力“先锋骑士”,并基于一系列关爱计划、激励措施,确保骑手的服务质量和留存率;不仅如此,顺丰同城还投入了无人机助力末端无人配送。而这些创新的科技能力以及优质的服务品质,在优化客户体验的同时,也驱动了经营效率提升。
而顺丰同城庞大的运力池,补充了其最后一公里配送能力,也借此提高了订单密度,增加了业绩收入。财报显示,截至2022年,顺丰同城年活跃骑手数量超过78万人,同比增加了17.4万人;另外顺丰同城2018年到2021年,订单量分别为7980万单、2.1亿单、7.6亿单以及9.6亿单,也呈现出了稳定的增长态势。顺丰同城最后一公里配送服务收入在2022年达到36.8亿元,同比增长19.9%。
隐忧未曾远去
在B端、C端业务的双向协同下,顺丰同城新一期的财报数据十分引人瞩目,这不仅体现了其高质量发展的能力,也证明了其在市场中的竞争力。只不过,在即配行业极具“内卷”的背景下,尚未取得盈利的顺丰同城仍有许多难题需要解决。
首先,顺丰同城劳务成本一直高企,可能会对其未来的业绩增长带来一定的压力。即时配送业务对骑手十分依赖,因此整个行业的人力成本一直居高不下。财报显示,顺丰同城2022年度的营业成本同比增加21.9%至98.51亿,其中,仅劳务外包成本就达到了96.33亿元。即便是作为即时配送行业龙头老大的美团,也将大部分的收入都用在了人力成本上,因此对于只做第三方配送业务的顺丰同城来说,想要盈利简直难上加难。
其次,顺丰同城作为第三方即时配送平台,缺乏商流支持,会在一定程度上约束其业务规模的扩张。顺丰同城没有自己的商流平台,常常会因为获客难、获客贵而陷入流量焦虑,因此其订单数量在行业内占比并不高,平日订单量更是远低于美团。虽然由于“脱胎”于顺丰集团,顺丰同城并不愁流量,但过于依赖顺丰导流,也将不利于长期增长。而没有商流助力规模化,其业务拓展也会受限,多样化业务服务能力也会受影响。
最后,即时配送赛道玩家众多,身为后来者的顺丰同城还需要面对巨大的竞争压力。近年来,即时配送赛道持续火热,市场也迸发出了巨大的活力。然而,随着订单量的持续暴涨,各玩家之间的竞争也愈演愈烈。而除了在覆盖范围、配送单量、骑手数量都一骑绝尘的美团配送外,即时配送领域还有京东系的达达、饿了么的蜂鸟配送,以及独立第三方的闪送、UU跑腿等诸多玩家,入局较晚已经失去了先发优势的顺丰同城要面临的竞争压力可想而知。
总而言之,为了争夺即时配送这个千亿级的市场蛋糕,美团配送、京东到家、达达快送等都在进行着深度布局。虽然各个平台在即时配送领域的布局有所不同,但无一例外都是在朝着全场景、全品类、全距离、全时段的方向发展、融合。而最终谁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成功脱颖而出目前尚且无从得知,但可以确定的是,顺丰同城要想在即时配送领域占得一席之地,恐怕还需要长期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