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货

智能手机回暖:华为点火,小米荣耀OV拱火

a181590c753d4324a9f8260afcb390c3~tplv-tt-shrink:640:0.image?lk3s=06827d14&traceid=20241209105204874623CB242DCC696EBC&x-expires=2147483647&x-signature=7o4c9CsyqFFmB3P9Jajbn9fBAB4%3D

进入11月中下旬,智能手机圈再度热闹起来。包括华为、小米、OPPO、vivo等诸多手机厂商,都在陆续预热发布新机,其中就包括华为Mate 70、小米Redmi K80、vivo的S20,IQOO Neo10等热门新机,这些热门新机的集中上市迅速吸引了全行业的目光。

而在诸多手机厂商集体发布新机的背后,是智能手机行业的“触底反弹”。据机构数据显示,2024年第三季度,中国智能手机市场出货量约为6878万台,同比增长3.2%,连续四个季度保持同比增长,显然新一轮手机换机潮已在加速到来。

憋了三年,国内智能手机终于回暖了

疫情以来,全球智能手机市场一直处于“颓势”。据研究机构Counterpoint Research的最新预计显示,2023年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为12亿部,同比下降5%,为近10年来的最低水平。不过,好在进入2024年以后,行业开始触底回升,盼了三年的行业性“回暖”终于出现了。

首先,是销售端“止跌企稳”,库存、换机周期均迎来逆转,智能手机销量出现了恢复性增长,高端手机市场增长尤为明显。据IDC数据显示,2024年第三季度,中国智能手机市场出货量约6878万台,同比增长3.2%,连续四个季度保持同比增长。国内智能手机前五大厂商中,vivo、华为和小米等厂商的市场表现亮眼,推动了Android市场同比增长3.8%,其中vivo同比增长了21.5%,华为同比增长了42%,小米同比增长12.8%。从数据不难看出,国内智能手机在总体上迎来了“恢复性增长”。

从行业来看,这种积极变化得益于多方面的因素催化。一方面,经过了长达三年的“周期下行”,行业库存过剩的问题得到了很好的消化,库存周期大大缩短;另一方面,新产品、新技术的应用,极大地激发了用户的换机热情提振了市场需求,尤其是在附加值较高的高端市场,智能手机的增长尤为明显。

Canalys数据显示,第二季度全球600美元以上手机出货量前五厂商,均实现了同比增长。其中苹果以62%的市场份额稳居首位,三星以22%市场份额位居第二,华为以9%市场份额排名第三,小米和vivo分别以71%和39%的强势增长,位列第四和第五。

其次,在供应端,华为的强势回归成为撬动高端市场的“最强鲶鱼”,荣耀、vivo接连荣登“国内新王”,小米实力攀升,手机供应链技术加速更迭,促使国内智能机加速“蝶变”。

从行业来看,过去四年虽然很多手机厂商均在冲击高端,但苹果一家独大的地位,始终未能终结。去年下半年,华为携Mate 60回归高端市场之后,立刻成了冲击高端市场的一只“鲶鱼”,其市场份额在极短的时间之内,就冲到了国内前三的位置,成为国内高端手机创新与突破的典范。在国内市场份额方面,荣耀和vivo先后荣登国内第一的宝座,小米则凭实力进入全球前三的位置,影响力急剧攀升。

另外,产业链上游的供应链技术也在加速更迭,推动智能手机的更新换代。比如,在如今新发布的机型当中,OLED面板几乎已经是标准配置,且主要厂商如荣耀、华为等,均与国内厂商保持密切合作,使国内厂商的市场份额逐渐提升;在发布的折叠新机中,柔性盖板上的超薄玻璃UTG的市场渗透率已逾九成,其他如摄像头模组等元器件也在加速迭代,这些因素都加速了国内智能手机的“蝶变”。

华为点火、友商跟随,颠覆性“供给”成新方向

随着各家手机厂商纷纷推动技术突围,包括AI大模型、折叠屏、卫星通讯等各种软硬件科技,正在加速智能手机向全新方向进化。

一方面,从行业来看,目前行业围绕直板机的各种比拼已到极致,正从小众走向“大众”的折叠屏,成为驱动手机增长的颠覆性“供给”方向。经过多年发展,智能手机在性能、影像、屏幕、续航、设计、系统优化等方面的竞争,已经登峰造极,真正可以称之为“颠覆性供给”的是正在走向普及的折叠屏。作为国内智能手机为数不多的增长领域,这两年折叠屏几乎保持年均双位数的增长态势,成为智能手机市场的一匹黑马。IDC数据显示,2023年第三季度,中国折叠屏手机市场延续快速增长趋势,出货量达到196万部,同比增长90.4%。IDC还预测,2024年中国内地折叠屏手机市场出货量将接近1000万部,同比增长53.2%,到2027年的年复合增长率将达到37.5%。

据IDC报告,今年上半年,华为和荣耀两大品牌的折叠屏手机增长势头强劲,成功从长期领先者三星手中,夺取了显著的市场份额。特别是在2024年第二季度,华为更是超越了三星,成为全球折叠屏手机市场的领头羊。事实上,作为国内折叠屏的老大,华为已经连续五年蝉联横屏折叠的市场冠军,而华为的成功很大程度上,正得益于去年9月发布的Mate X5,该机型自上市之后,就连续多季度成为国内市场的销量冠军。在此基础上,今年11月新推出的Mate X6,继续获得了市场的热捧。

不难发现经过几年的市场验证,折叠屏作为智能手机的一个细分品类,已经从“小众”市场走向大众市场,未来或将有更多折叠品类新机上市。

另一方面,各大应用技术开始集中应用,AI大模型、车机互联等新技术,成为推动智能手机增长的重要引擎。相比以往的机型,这两年国产智能机,增加了很多全新的技术,不管是近两年大火起来的AI大模型,亦或是车机互联、卫星通讯等技术,都成为了吸引消费者换机的全新卖点。

以华为此前发布的Mate 60,以及最近发布的Mate70为例,两个机型均采用了华为卫星通讯技术,另外该机型还搭载了华为的盘古AI大模型,鸿蒙车机互联等技术,最新发布的Mate 70,还使用了华为自研的空中成像技术,直接把“科技”含量拉满。除了华为之外,业内包括荣耀、小米、vivo、OPPO等厂商,也在推动自研架构、车机以及卫星通讯等技术,成为其旗舰机型的“标配”。随着折叠屏的持续创新,以及卫星通讯、AI大模型等全新技术的落地应用,各种新品类手机正在成为引领增长的全新动力。

AI会是下一个撬动手机增长的要素吗?

而在目前推动智能手机增长的若干技术因素中,AI无疑是其中最重要的驱动变量。从苹果到华为,再到小米、荣耀、vivo、OPPO,几乎所有主流的手机厂商,都将它作为了改变未来的战略给予了高度重视。那么,AI会是下一个撬动手机增长的要素吗?

从行业趋势来看,端侧AI正在加速演进,AI手机在总体市场中的占比正在不断上升。随着硬件性能的提升和算法的优化,端侧AI正在逐渐成为移动设备和智能设备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推动着个性化服务和智能交互的发展,同时,端侧AI的快速发展也在倒逼端侧硬件性能升级。

IDC预测,2024年中国终端设备市场中,将有超过半数的设备在硬件层面具备针对AI计算任务的算力基础,至2027年,这一比例将进一步攀升至接近80%的水平。其中,2024年更是被公认为是AI手机元年,当前几乎所有新发布旗舰新机和操作系统,都打出了“AI化”的旗号,市场上充斥着各种声称具备AI功能的手机和操作系统,各种新功能也都纷纷冠以“AI”之名。

尽管前景光明,但现实却很骨感。很多所谓的“AI手机”,不过是通过开放接口,将第三方的大模型技术集成,到手机的具体应用中,如照片编辑、语言翻译、图片消除等,但真正的AI手机所追求的,显然绝不应该仅限于这种“应用层AI”的浅尝辄止,而是涉足底层芯片、操作系统到应用的深度重构。但在当下,这样深度的“AI”创新,似乎仍只停留在少数手机厂商那里,就连苹果的AI功能,到目前也还没有得到用户的全然接受,肯为之“买单”的人仍然是少数。

从这个角度来看,端侧AI仍不过是大风起于青萍之末,仍处于蓄势待发的阶段,远还没有形成完全的生产力。

其次,随着各大厂商的积极参与,AI手机的生态系统正在从早期的封闭走向开放,AI服务与手机应用的界限日益模糊,多元共生、互联互通的AI生态正在形成。从目前市场对AI手机的定义来看,主要分为两派:一派认为AI手机指的是侧重AI服务,比如将智慧服务,将医疗、健康、生活、法律与金融等服务连接在一起;另一派则认为,AI手机首先要求的是手机AI化,是让手机更理解人的意图,追求更自然、更符合直觉的交互,让手机可以帮助人进行决策,甚至直接帮助人执行一些行为,比如订餐、订票、制定出游计划等。

站在当下来看,后一派的观点似乎更被市场所接受,目前主流的手机厂商如华为、苹果,都是这方面的实践者。比如,苹果在2017年发布的iPhone X搭载了具备神经网络引擎的A11 Bionic芯片,实现人脸识别等AI功能,开启了AI功能系统化集成阶段。在这种思路指引之下,从芯片、系统再到应用正在全面嵌入AI,一场更深层次的AI革命正在展开。

显然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当下的AI还处于初级阶段,所谓的“AI手机”距离这种颠覆性的AI还为时尚早。至于AI手机能否成为一个划时代的产品,恐怕最终只能让时间来给我们答案了。


本文经授权后发布,本文观点不代表立场
智能手机回暖:华为点火,小米荣耀OV拱火
« 上一篇 12-28
说国漫《小倩》,就不能只说小倩
下一篇 » 12-28

相关内容

「宠己」成支付宝年度关键词:百万人花式攒钱、千万人提前备老、超1亿人用AI办事
自动驾驶第一股的转型迷途:图森未来赌上了AIGC
同程旅行发布2024北京旅游消费报告:“北京中轴线”成为中外游客打卡必选
零跑汽车一路狂飙

热门文章

标签TA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