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跃医疗的三重“困境”
编辑 | 于斌
出品 | 潮起网「于见专栏」
最近,成本只有几十块的鱼跃医疗血氧仪被炒到1380元,一度让鱼跃医疗陷入舆论中心。百度搜索热度也是居高不下,仅12月一个月就涨了5倍。
在A股上市公司中,除鱼跃医疗外,康泰医学、可孚医疗等企业也都有血氧仪生产的业务,但靠制氧起家的鱼跃医疗在血氧仪市场占据头部位置,其产品在京东平台更是占据着超过70%的份额。
但目前疫情红利正在光速退潮,鱼跃医疗或将搁浅在沙滩上。鱼跃医疗只有直面当前的三大困境,才能赢得新的生机。
一重困境:增长困境
2020年是鱼跃医疗的高光时刻,但随后的2021年、2022年便开始走下坡路。2020年,鱼跃医疗的营收同比增长45.08%,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133.74%,2021年鱼跃医疗的营收同比增长仅为2.51%,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15.73%。
在2022年的上半年的财报中,鱼跃医疗更为“危险”,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双双出现下滑,营业收入同比下降1.11%,同比下降18.16%。
从2021至今,鱼跃医疗的财报数据都在表明,其出现了增长乏力问题。但随着12月初全国施行开放,许多家里有老人的家庭都开始采购血氧仪,血氧仪成为继口罩、药品之后的另一大稀缺物品。百度数据显示,血氧仪的12月搜索指数同比11月增长6793%。
淘宝、京东等电商平台的血氧仪,绝大部分显示无现货状态,即便有现货,安排到2023年1月。对于消费者来说,是血氧仪一台难求,但对于鱼跃医疗来说,这是在后疫情时代为数不多的机遇。如果抓住这次市场机遇,至少还有一个月的时间来让第四季度报变好看,甚至让2022年度报告变好看。
当前,鱼跃医疗存在产品涨价和私自召回已发货产品两个问题。目前网络曝出的标价为1380元鱼跃血氧仪系第三方旗舰店售卖,但鱼跃医疗官方店也没有逃开偷偷涨价的嫌疑,有网友爆料称,鱼跃同款血氧仪去年官网88购物节实际94元到手,最近涨到299元。
关于鱼跃官方旗舰店私自召回已发货问题,鱼跃医疗的工作人员虽解释称,是临时工发错了型号,在发现型号发错后立刻进行了召回,并以短信方式向消费者进行告知,由于部分消费者没有注意到短信,导致出现滞后反馈。同时,鱼跃医疗微博发文对此状况进行了解释,不过,目前该条微博已看不到,疑似已删除。
成也疫情,败也疫情。鱼跃医疗曾经因疫情一跃龙门,一年净利润增长130%,如今却在后疫情时代,只能玩这些损害自身消费者信任的手段。当然,产品涨价风波只是鱼跃医疗增长困境的一个缩影,出现增长困境并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更为核心的还在于其研发困境。
二重困境:产品研发困境
鱼跃医疗在研发层面的投入一直都被人诟病。
在2019年、2020年、2021年的研发投入分别为2.35亿元、4亿元、4.26亿元,分别占当年营收的5%、5.9%和6.1%。而行业龙头迈瑞医疗在2020年一年的研发投入(20.96亿元)比鱼跃医疗三年研发投入总和之多。对此,鱼跃医疗董事长曹群称,鱼跃医疗和迈瑞虽同为医疗器械赛道,但鱼跃医疗的To C的产品,是一个以量取胜的性价比模式,而非技术、科技引领的赛道。
目前处于风暴中心的鱼跃医疗血氧仪,也证明了其To C产品模式。当前国内血氧仪市场存在,产品同质化严重、高精度产品少、性价比低等多种问题,比如近日网上流传的血氧仪测火腿肠的血氧饱和度就是一个例子。
血氧仪作为II类免临床医疗器械,原理相对简单无非是利用携带氧气的血红蛋白和未携带氧气的血红蛋白对可见光和红外线的吸收能力不同,来判断血液中含氧血红蛋白比例,这个原理是20世纪40年代就提出来了。然而,生产适用性好、监测精度高、成本控制佳的血氧仪,非常考验生产企业的血氧仪研发能力和资金实力。
从医疗器械注册周期来看,注册二类需要13个月左右,注册三类产品不做临床实验需要17.5个月。这样的行业特点决定了医疗器械公司要想要发展,就需要研发和并购齐头并进,一定程度决定了鱼跃医疗“少研发,多并购”的模式。
当前,鱼跃集团旗下有80多家参控股公司,如2021年5月鱼跃医疗向转让方支付3.66亿元,受让浙江凯立特医疗器械有限公司的50.993%股权,踏足动态血糖领域。
在此类模式下有着非常大的弊端,比如产品质量难把控,在2021年1月27日,四川省药监局发布的一则关于医疗器械监督抽检结果的通告中,鱼跃医疗生产的超声雾化器出现15批次不合格的情况。
但最致命的是,当市场没有合适标的的时候,鱼跃医疗能否依靠每年投入5亿元不到的研发撑起鱼跃医疗未来的发展?这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
三重困境:出海困境
鱼跃医疗的To C产品是走量的,目前鱼跃医疗的国内市场份额趋于饱和,无法再进一步提高市场占有率,这一点我们可以从其连年增长的销售费用看出看个大概。
近年来,鱼跃医疗的销售费用一直处于持续增长中。在销售费用中工资薪金支出、广告及业务宣传费、电商平台费等为主要部分。其中,在属于高光时刻的2020年,鱼跃医疗的销售费用为7.54亿元,同比增长19%,2021年销售费用为9.45亿元,同比增长25%。
换句话说,2020年以较低的销售成本便获得了67.26亿元的营收,而2021年花了9.45亿元的销售费用却只带来了68.94亿元营收,同比增长仅为2.51%。
因此,当国内市场趋于饱和,只有加快出海节奏,才能为鱼跃医疗寻得新一轮增长机遇。可在谈到出海时,鱼跃医疗的第一反应是看海外有没有合适的标的,还是想走并购路线。从鱼跃医疗近期的公告来看,鱼跃医疗拟发行全球存托凭证(Global Depository Receipts,“GDR”),并申请在瑞士证券交易所(SIX Swiss Exchange)挂牌上市,此次发行GDR的募集资金扣除发行费用后,拟用于公司核心业务进一步发展和战略投资,其中就包括优质标的的兼并收购。
此外,鱼跃医疗还在积极成立海外子公司,强化海外属地化团队建设,加速全球市场布局。比如2016年设立德国子公司,2021年设立泰国子公司。不过从目前来看,排除疫情影响,鱼跃医疗的海外公司及全球布局的贡献收入并不是很高。在2020年,鱼跃医疗海外收入为18.78亿元,2021年海外疫情趋于稳定,海外销售收入同比下降13%为16.26亿元。
总结
整体而言,不论国内还是国外,鱼跃医疗的营收暴涨都与疫情脱不开干系。当疫情红利退潮后,鱼跃医疗唯有突破这三重困境,寻到新的增长源头,产出源源不断的活水,才能让其鱼跃龙门,成为医疗器械新巨头,从而实现曾设下的2025年进入全球器械前30强的宏大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