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

净利大滑坡,现金流告急,红豆股份迎来至暗时刻

编辑 | 虞尔湖

出品 | 潮起网「于见专栏」

业绩单上的晃眼赤字,撕开了过去一年国内服装企业接连亏损的伤疤,开业近70年的红豆也不例外。红豆股份2022年三季度报显示,公司三季度归属于上市股东的扣非净利润为-867万元。身处哀鸿遍野的服装行业,红豆股份难逃亏损噩耗。

虽然红豆股份2022年全年业绩尚未公布,然而根据连日下跌的股价可以看出市场对其业绩判断并不乐观。截至2月17日收盘,红豆股份股价收于4.07元/股,已经跌破发行价,市值也缩水为不到100亿元。

红豆股份鼎盛期已过,和曾经的对手海澜之家差距也越来越大。卖男装的红豆股份开始学起杉杉股份,期望挤进前景光明的新能源赛道,然而道路却曲折不已。

男装主业承压,陷亏损漩涡

2022年国内服装行业的日子并不好过。疫情让物流配送受阻,电商渠道的货物送不出去,线下门店也掀起了关店潮。红豆股份也按下了关店的加速键,2022年前三季度,红豆关闭了45家直营店,98家加盟店,公司实体门店数量缩减到911家,相比起2021年年末,减少了90家。

疫情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人们的消费习惯,对服装的消费逐渐向线上渠道迁移,这对于线下销售营收占比超七成的红豆股份来说是一个残酷的转变。红豆股份线下门店的营收大幅下滑:2022年前三季度直营店和加盟店的营收分别为2.88亿元和2.3亿元,同比下滑了17.9%和36.72%。

在线下渠道销售遭受重创的情况下,线上渠道却没有及时成长起来。红豆股份在线上渠道的布局主要有两种,第一种是平台电商店铺入驻,即天猫、京东等平台;第二种是社交电商店铺入驻,即微信小程序、抖音等平台。2021年全年,线上渠道的营收占比是24.73%;2022年前三季度,线上渠道的营收占比是24.57%。

相比2021年,2022年前三季度线上渠道营收占比并无增加,甚至出现了微降。由此可见,在疫情常态化背景下,红豆并没有加大对线上渠道的重视和投入,这让红豆股份的业绩增长陷入被动。

红豆股份的服装业务主要有HOdo男装及贴牌加工服装两种,其中HOdo男装占据了服装业务超七成的营收。然而,红豆股份的男装业务却不如期待中那般坚挺。2022年前三季度HOdo男装业务为红豆股份带来了10.8亿元的营收,营收占比同期下降3.06%。男装业务已经进入了业务增长的瓶颈期,并显现出颓势。

红豆股份试图通过推进男装业务的“高端化”,以推高客单价的方式提高利润,然而效果却并不显著。早在2021年,红豆股份就和君智咨询签订了《战略咨询服务协议》,试图推进高端化转型。然而时间来到2023年,红豆股份的线上高端男装销售区却仍是一片愁云惨淡。

扫视红豆在天猫、京东以及抖音平台所设店铺的高端男装区,映入眼帘的是许多刺眼的“0人付款”、“月售0”字样。由此可见,红豆男装的高端路线走得并不顺利。其在抖音开设的男装销售直播,观看人数也只保持在两位数水平,销量最高的一件单品已售件数为1.5万件,而海澜之家在抖音的第一单品销售量为24.1万件。

image.php?url=YD_cnt_65_01Jl16D5Nds8

走高端化路线并没有给红豆股份带来业绩上的亮眼成绩,与此相反,高端化产品宣传投入增加拖累了红豆股份的业绩。红豆股份2022年前三季度报显示,2022年前三季度其支出的销售费用为4.2亿元,同比增加50%。

在2022年半年报中,红豆股份就已表示:销售费用变动主要是公司直营门店增加后店员薪酬、房租摊销的增加及咨询费、广告

宣传投入的增加导致。

高企的销售费用却没有带来业绩上的增长,2022年前三季度红豆股份的扣非净利润仅为3683万元,而第三季度的扣非净利润更是变为了负值,即亏损867万元。

面对主业业绩持续低迷的颓势,专注卖男装的红豆也坐不住了。红豆股份开始寻找新的业绩增长引擎。

匆忙跨界锂电池,准备不足遭问询

服装行业的资金和技术准入门槛较低,行业内还经常出现产品抄袭等恶性竞争的情况。另外 ,受疫情及原材料涨价等因素的影响,国内服装行业需求减弱,毛利率持续受压,服装行业整体下行已成趋势。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2年全年我国限额以上单位服装类商品零售额累计9222.6亿元,同比下滑7.7%。国内消费回暖至疫情前水平仍需要一定的时间,何时完全恢复尚未可知。

在国内服装行业发展整体放缓的趋势下,红豆股份有意效仿成功转型新能源行业的杉杉股份。1996年杉杉股份依仗其西服品牌作为服装企业在上交所挂牌上市,然而三年后的1999年杉杉股份即宣布进军锂电池行业,时至今日,杉杉股份已经把市值做到了近400亿元,2021年其净利润达到了33.4亿元。

看着昔日的战友如今摇身一变成为了新能源界的宠儿,红豆股份也按捺不住急求转型的心,在去年7月高调宣布跨界投资建设固态锂电池制造项目。

2022年7月,红豆股份发布公告称,公司控股的子公司红日风能拟与超壹动力、乌兰察布市集宁区政府签订《3GW大功率固态锂电池智能制造项目协议书》,计划在集宁区白海子片区建设3GW大功率固态锂电池智能制造项目。预计项目总投资约15亿元,于2023年投产。出资比例方面,红日风能出资2.7亿元,持股比例90%;超壹动力出资3000万元,持股比例10%。

不仅如此,红豆股份还夸下海口,表示相关项目完工达产后,预计每年可实现销售收入45亿元人民币,可安置约1000人就业。

消息发出当日,红豆股份就收到了上交所的问询函。上交所要求红豆股份就新业务开展原因、是否持有相关技术及专利、技术人员储备情况、项目可行性论证过程以及投资决策过程和各环节负责人等问题作信息披露。

image.php?url=YD_cnt_65_01Jl16DXFcnE

值得一提的是,红豆股份本次交易对方超壹动力在协议书签订时还是个成立仅五个月的“新生儿”。并且该项目的主要技术和专利均来自超壹动力,红豆股份出资不出力。而红豆子公司红日风能在协议签订时也仅仅成立两个月,可见红豆股份本次入场新能源准备之匆忙。作为新兵,枪还没摸热,就匆匆跑步进战场。

在专利技术方面,根据红豆股份披露的数据,超壹动力已获得的发明专利和实用新型专利仅七项,这样的专利数量在竞争激烈,千亿巨头林立的锂电行业明显不值一提。

在人员储备方面,爱企查显示,超壹动力参保人员为0人。红豆股份对上交所问询函的回复公告显示,超壹动力的研发人员仅一名,即作为超壹动力首席科学家的深圳大学教授张雷。

另外,锂电行业技术壁垒高,需要较长时间的沉淀,曾经的“A股服装第一股”杉杉股份用了近八年时间,才在行业里站稳脚跟。

2022年年底,红豆还宣布已和赣锋锂业签署战略合作协议。红豆股份在跨界新能源的道路上动作频频,脚步匆匆,难掩其业绩持续低迷之下深深的焦虑。目前来看,红豆股份在新能源领域的力量还不足以撑起其锂电池业务年营收45亿元的野心。

定增融资12亿元,现金流日趋紧张

在主业业绩持续低迷,匆忙跨界新能源前景未知的背景之下,红豆股份的现金流日趋紧张。

根据红豆股份2022年前三季度报,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5109万元,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21亿元,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3.1亿元。也就是说,红豆股份的产品市场占有率下降,经营活动的现金流入不足以覆盖支出的现金,并且为应付债务、弥补现金不足不得不大规模收回投资。

2023年1月,红豆股份发布公告称将进行定向增发募集资金不超过12亿元,拟用于体验店升级改造、电商中心建设、设计研发中心建设以及补充流动资金。

image.php?url=YD_cnt_65_01Jl16Dw5vLO

对此,有网友在同花顺股票论坛表示“夕阳企业,增发无益”、“亏损企业增发干嘛”、“钱都为股东赚不到的企业还增发股票?”

市场对红豆股份未来发展预期并不乐观,留给红豆股份逆风翻盘的时间不多了。

结语

在经历了近70年的发展以后,卖男装的红豆股份进入了至暗时刻。主业业绩持续下滑并出现亏损、跨界锂电行业困难重重、现金流日趋紧张,一系列的困难让红豆股份压力倍增,前路坎坷重重。

未来,红豆股份能否靠主业业绩修复和跨界新能源实现逆风翻盘,仍有待验证。


本文经授权后发布,本文观点不代表立场
赛道凶险,优必选上市难解盈利之困
« 上一篇 04-30
扭盈为亏的陆金所,难被市场二次认可
下一篇 » 04-30

相关内容

从年报研发新进展,看知行科技“AI+汽车+机器人”终极生态
瑞幸咖啡一季度自营门店同店销售增长率转正,达到8.1%
探头8个变4个猫腻多,深圳美莱医疗美容医院被消费者投诉!
认养一头牛:乳业新贵不太“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