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称3年超过猎聘,脉脉入场恐难搅局“高聘市场”
编辑 | 虞尔湖
出品 | 潮起网「于见专栏」
2023年年初,脉脉的创始人、总裁林凡,向媒体高调宣布脉脉的新业务方向“脉脉高聘”。脉脉将进一步拓展招聘业务,今年重点发力“高端招聘”:目标服务人群是那些30万以上年薪的群体。
在这个高端招聘领域,林凡宣布:脉脉3年内的市场占有率和营业收入目标,都要超过猎聘,成为中国市场的第一大品牌。
脉脉林凡的这一次“官宣”,不由得让我们想起了2022年的脉脉,同样也是高调宣传自己的招聘业务,重点发力“招聘点评”。后来持续一年的结果,我们也知道了,“招聘点评”业务,既没有卖座,也没有卖好,最后淡化、不了了之。
主打匿名爆料,与大厂关系难以融洽
脉脉创建于2013年,最初的业务模型是对标美国领英公司,主打职场社交。脉脉最初的“成功标志”,是成为了各大互联网公司的“茶水房”、 “八卦室”:各大著名科技公司的重大动向,无一不在脉脉APP上,率先被“匿名爆料”。
脉脉APP依靠“匿名爆料”这种模式,击败了2014年进入中国市场的领英公司。领英公司曾经在中国市场推出过“赤兔”,也是主打职场社交。2019年领英公司的赤兔,营业惨淡、被迫关闭。2021年,领英中国更是主动彻底撤出了“职场社交”。
在2019年“赤兔”被迫关闭下线时,时任领英中国区总裁发表感言:“脉脉披着领英模式,给资本讲故事,却一直用匿名爆料,来做运营、拉用户”!
从领英这个“脉脉最初的最大竞争对手”口中,可以看出,“匿名爆料”这个模式,对于脉脉最初成功的重要程度。匿名爆料,让广大群众看大厂的新闻、吃大厂的大瓜,这为脉脉积累了相当多的月活跃用户。
由于脉脉发迹的“第一桶金”,是来源于“匿名爆料”,近年来数量众多的大厂新闻,都是率先由脉脉爆料发出,比如陆奇从百度离职、阿里公司要求女员工陪客户遭到性侵、拼多多员工猝死等等。这一方面,是加强了脉脉在职场社交中的地位,但另一方面,也在破坏脉脉与各大厂的关系。
据不完全统计,从2017年开始至今,脉脉已经因为匿名爆料,被起诉了八十多次。提起诉讼的厂家,不乏百度、字节跳动等一线大厂。甚至在百度公司,曾经一段时间,禁止员工使用脉脉。
脉脉一直没有放弃主打“匿名爆料”,这增加了很大的用户黏性,也让脉脉成为了各大厂家的天然公敌。只要各大厂家的负面爆料新闻依然可能存在,脉脉与各大厂家的相互关系,就很难融洽良好。
利益倾向于职员,让脉脉两不讨好
由于脉脉最初发家的第一桶金,就是来源于员工“匿名爆料”,而且脉脉最初的个人会员费收入,一度达到了总营业收入的接近50%。由此脉脉的“利益倾向”,很长时间都是倾向于员工端的。
脉脉曾经的宣传语“发现更大的世界”,就很能说明这个问题:对于普通的员工来说,发现更大的世界,确实可以帮助员工们,找到更多的人际关系,找到更广阔的发展舞台。
对于各大厂家、各大企业来说,员工们拥有其他“更大的世界、更广阔的舞台”,也同时意味着、会提高了公司的人才流失率。
从数据上来看,当前脉脉的主要活跃用户,仍是一线城市、各大厂的广大员工。脉脉一方面要“匿名爆料”各大厂家,脉脉另一方面要给各大厂家员工“更大的世界、更广阔的舞台”,这无疑会加剧脉脉与各大厂家的不友好关系。
在脉脉发展的前期,脉脉一直淡化APP的招聘功能。到2017年,脉脉大约50%以上的收入,来自广告,其它40%多的收入,来自会员收费。同时也是在2017年,互联网招聘巨头前程无忧,收购了网络招聘新秀“拉勾网”。这促使了另一个网络招聘巨头智联招聘,战略投资入股了“脉脉”。
从2018年开始,脉脉杀入了互联网招聘领域。2019年的时候,脉脉的主要营业收入分为三大块“会员费、广告费以及招聘收入”,比例大体上是4:4:2。2020年,脉脉会员费、广告费、招聘收入,比例已经成为了1:1:1。
从2021年开始,脉脉的招聘业务,已经占到了总营业收入的50%以上。从这之后,脉脉的宣传重点和业务重点,都变成了“招聘板块”。
由于脉脉的发展历史,脉脉的利益倾向仍然还是“偏向于员工”。这引起了脉脉内部的争吵:脉脉社区的内容部门,仍然还是力推“匿名爆料”;脉脉的广告、招聘部门,则是指责“负面爆料”,由于存在厂家的负面消息,厂家不愿意投放广告,也无法招聘到更多的人。
对当下的脉脉来说,一方面要讨好C端员工,还要鼓励员工爆料,还要给员工更多“高薪高聘”机会。另一方面又因为“营收需要”,要维护与大厂的关系,需要B端大厂们加大对脉脉的广告投入、招聘投入。脉脉两方面讨好的结果,可能是企业、员工两方面都讨不到好。
高端人才推荐,更多依靠熟人圈子
2017年6月,脉脉披露的注册用户,刚刚超过3000万。2022年3月,脉脉披露的注册用户,已达到了1.2亿。脉脉在用户增加的同时,月活跃用户的比例,却存在明显下降。
根据北京贵士信息科技有限公司(QuestMobile)的数据:在2021年12月,BOSS直聘的月活跃用户,超过了2880万,是业界的最高数值。前程无忧、智联招聘的月活跃用户,都超过了1000万,低于2000万。
就连主打高端招聘的猎聘,月活跃用户也超过了600万。而脉脉的月活用户,仅仅是380万左右。与1.2亿注册用户相比,脉脉月活跃用户的比例,仅仅是3.17%。
也可以说,目前脉脉与招聘行业的第一梯队,还有肉眼看见的、非常大的差距。脉脉要想3年之内,在高端招聘市场上,营业额与市场占有率都超过猎聘,还要有相当远的路要走。
目前在整个互联网招聘领域,70%以上的市场份额,都被BOSS直聘、前程无忧和猎聘占据。2023年是脉脉杀入招聘市场的第5个年份,脉脉今年选择“高端招聘”作为突破口,可能正是看中了“猎聘”是市场份额最低的3大招聘巨头。
招聘行业自从2014年,进入了“手机移动互联网时代”。当年主打“直聊模式”的BOSS直聘上线,9年以来BOSS直聘攻城拔地、攻陷市场,勇夺市场占有率第一。
脉脉的研究却发现:BOSS直聘的“直接谈”模式,只适合低端招聘市场。市场规模最为庞大,与脉脉用户的调性,却不接轨。脉脉的用户群体,一般都是一二线大城市,中高收入白领金领群体,月活跃度不高,偶尔打开脉脉看一看。
脉脉用户的这种习惯调性,就决定着:脉脉直接与BOSS直聘去竞争,没有任何的竞争优势。所以脉脉退而求其次,选择了“高端招聘”作为突破口。
高端招聘的痛点,恰恰也是:发生频率低、反馈周期长,大部分都是被动性求职。说得更直接一点就是:高端招聘,高度依赖于“信任关系”。一是雇主方面,要依靠足够的信任关系,才可能接受一个外来高管。二是高管人才,也必须有足够的信任关系,才敢于选择作出牺牲、勇于跳槽。
所以客观地讲,大部分的高端招聘,更多地依赖于雇主老板与高管人才的原有“熟人圈子”。依靠熟人的推荐,依靠熟人的信用,才敢于尝试一个“新高管”、一个“新企业环境”。
结语
脉脉依然存在着“匿名爆料”、更倾向于C端员工利益、很多大厂不信任脉脉等弊端,但不可否认脉脉的用户,大都比较高端。
高端招聘的痛点是“低频率、长周期、人才大多被动求职”。脉脉用户的特点,同样也是“低频率、非刚需、高端人才比例高”。所以,高端招聘虽然市场份额不高,虽然是一块没有多少肉的硬骨头,但恰恰可能是“脉脉高聘”的一个突破口。
高端招聘,目前依然是高比例依靠“熟人圈子”,通常都是依靠熟人推荐。但市场上也不缺乏依靠“非熟人”的猎头公司。根据脉脉公司自己的披露,中国目前一共有2万多家猎头公司,其中一半左右已经入驻脉脉招聘。
所以,脉脉依靠“职场社交”吸引用户,依靠“匿名爆料”维持用户的活跃度,然后再依靠招聘、广告等“企业服务”赚钱。虽然很容易踩雷,虽然很容易企业、员工两不讨好,但这种获取C端客户、收费B端企业的商业模式,是完全成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