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

在保险行业“技不如人”,阳光保险上市难解经营之困

编辑 | 虞尔湖

出品 | 潮起网「于见专栏」

提及保险行业,人们的印象是,这是一个需要“持证上岗”的行业。不过,最近,阳光保险因为“子公司遗失保险业务许可证”风波,而闹出了一个“笑话”。

据报道,因阳光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徐州中心支公司“遗失经营保险业务许可证、遗失许可证未按规定向发证机关报告”,而被当地因保监会警告并罚款2万元。网友对此更是调侃称:许可证都丢了,阳光保险如何保险?

在该消息引发市场关注的同时,上市没多久的阳光保险的股价,也成了热议话题。2022年12月初,阳光保险正式在香港交易所挂牌上市,成为中国235家保险企业中的十家上市险企及八家传统直保上市公司之一。彼时的阳光保险,可谓是保险行业的明星IPO企业。

不过,上市半年有余后,阳关保险的业绩成绩单并不理想,股价表现也差强人意,一路走低后,其目前4港元左右的股价,已低于发行价约30%。

实际上,这样的股市行情,在其上市当日似乎已有征兆。阳光保险开盘首日,即出现了盘中一度破发的情形,由此可见,二级资本市场的投资者,对阳光保险的未来,普遍信心不足。那么,在金融保险行业正在经历监管趋严的多事之秋时,阳光保险是否还有机会翻盘?

逆风上市,净利润下滑

在阳光保险赴港上市前,曾有业内人士十分担忧,其上市或凶多吉少。据证券时报报道,近5年来国内未有保险公司上市,加上阳光保险为保险行业的第二梯队玩家。因此,彼时阳光保险赴港IPO,被视为险企上市的破冰行动,备受关注。

值得一提的是,当时中国证监会国际部对其境外上市也给出了11条反馈意见,6条直指股东股权问题,也给阳光保险谋求上市平添了变数。值得庆幸的是,阳光保险终究于2022年底成功登陆港股资本市场。只是,随着其招股书的公开,其并不优异的“成绩单”也引发了投资者的担心。

image.php?url=YD_cnt_84_01OZ1750bXR6

首先,从业绩表现来看,2019年-2022年上半年,阳光保险的营业收入分别为968.09亿元、1063.49亿元、1139.72亿元、685.26亿元;2020年、2021年、2022年上半年分别同比增长9.85%、7.17%、6.18%。连续多年个位数的增长速度,显然算不上亮眼。

而且,虽然营收仍在小幅增长,但是其净利润却呈现逐年下滑趋势。据其招股书数据显示,公司净利润分别为50.86亿元、56.19亿元、58.83亿元、 17.27亿元;2020年及2021年分别同比增长10.48%、4.70%,2022年上半年同比下滑2.54%。

其次,阳光保险的净资产收益率及总投资收益率同样处于下滑状态。数据显示,2019年-2022年上半年,公司的平均净资产收益率分别为11%、10.6%、10.3%及6.1%。而截至2022年6月30日,公司的总投资资产规模为人民币4162.67亿元。2019年-2022年上半年期间,其总投资收益率分别为5.8%、6.5%、5.4%及4.2%(经年化)。

以年化净资产为例,来对比分析,就可以看出阳光保险与险企第一梯队的中国太保、中国平安、中国人寿、新华保险之间的差距。公开数据显示,该类企业的年化净资产收益率分别为11.73%、14.51%、10.61%、9.74%,而阳光保险与此类企业的该指标对比,可谓相差甚远。

再次,阳光保险的各项监管指标也在下滑。年报显示,截至2022年12月31日,阳光保险的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为198%,同比下降了25个百分点;其中阳光人寿和和阳光财险的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分别为156%和224%,分别同比下滑了33%和43%。

而据5月20日银保监会发布的《2022年保险业偿付能力状况表》显示,截至2022年4季度,纳入会议审议的181家保险公司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为196%,其中,财产险公司、人身险公司的平均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分别为237.7%、185.8%。

由此可见,阳光保险除了集团的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高于行业平均水准外,旗下的财产险业务和人身险业务均低于行业平均水平。业绩整体下滑的同时,其股价表现也差强人意,在4元左右波动的股价,甚至经常弱于港股整体水平。

更为尴尬的是,虽然阳光保险名声在外,也是国内规模排名第八的民营保险服务集团,但是在二级资本市场的交易十分惨淡,甚至从成交量统计来看,阳光保险上市60个交易日,仅有8个交易日有明显的成交,其他时间几乎没有成交量。这也不难理解,为何其股价波澜不惊了。

上市遇冷,实控人成谜

虽然阳光保险上市时,险企在资本市场可谓青黄不接,也曾被视为最佳时机。但是出人意料的是,其上市便遇冷,不仅IPO时香港公开发售项下初步提呈发售的香港发售股份认购不足,超额配股权尚未获行使,而且上市没几天,就遭遇股东减持。

值得注意的是,对比阳光保险IPO时的认购情况与此前平安保险港股IPO获约五十八倍超额认购、众安在线IPO获近四百倍超额认购,可谓相差甚远。

image.php?url=YD_cnt_84_01OZ175clun1

图源:百度股市通

而根据东方财富网信息,上市后第四日,阳光保险股东方Homeric Spirit HK IV Limited Partnership Fund于12月13日减持3430万股,每股均价5.5632港元,与目前股价相比属于高位,其目前最新持股数目2570万股,最新持股比例为2.23%,从剩余持股数来看,已过半减持。

多种因素影响之下,阳光保险上市首日险些破发,随后也是被投资者“用脚投票”。因此,阳光保险的股价,也在上市仅仅2周后,暴跌近27%。

阳光保险股价低迷,或许也与其股权频繁更迭,实际控制人不清有关。据了解,阳光保险的股东数量多而分散,相互关系又错综复杂,仅股东涉及的企业性质就有三大类,包括央企、地方企业、民营企业。

与此同时,还有一些员工持股计划、含七匹狼、涌金实业、达利食品等知名企业的非个人的小股东。其中,尤以员工持股计划及非个人小股东为多,前者合计3688名个人,后者达34名,合计持有股本约42.72%。但无论是个人还是非个人,单个持股均未达到5%及以上。

令人存疑的是,阳光保险集团创始人、董事长张维功也在员工持股计划之列,但在该计划中没有人股份超过公司发行股本的0.12%。

而且,官网披露的股东股权构成与其招股书的股东清单信息并不一致。值得注意的是,就在IPO前夕,阳光保险集团进行了一次重大股权调整,却没有将这次调整纳入招股书。由此可见,频繁出现股权变动的阳光保险,实控人让人捉摸不定。

据了解,阳光保险集团甚至在官网明确表示:“公司并无实际控制人或控股股东”。因此,阳光保险集团真正的大股东或实控人,至今成谜。

用户投诉不断,阳光保险难逃品牌信任危机

作为老牌险企,阳光保险在光鲜靓丽的登上了二级资本市场后,也更加引人瞩目。因此,其消费者口碑也受到了媒体关注。

例如,在黑猫投诉平台,阳光保险就曾密集遭到消费者投诉,并被媒体报道。据了解,消费者投诉的问题集中在阳光财产保险以及阳光人寿保险在其不知情的情况下,从支付宝上扣费。

根据消费者们提供的截图信息显示,每笔所扣除的金额不尽相同。举例来说,某消费者因“好医保·住院医疗”被扣34.08元/笔,也有的消费者被扣19.92元/笔。消费者的情绪在于,虽然扣款不多,但是未经本人同意,也毫不知情。而且,这种情况密集出现,说明并非个案,也并非偶然。

image.php?url=YD_cnt_84_01OZ1763WSon

图源:新浪黑猫投诉网截图

除此以外,阳光保险e保贷也被指每月还款强制绑定高额保险费,充当利息。与此同时,投诉阳光保险套路贷,暴力催收,巧立名目以保费形式加收额外利息,超过国家法定民间借贷利率等。

各种消费者投诉抱怨,也让阳光保险的品牌信任度大打折扣。实际上,阳光保险不仅在二级资本市场不受投资者待见,屡遭消费者投诉外,其在监管部门眼中,可能也算不上“三好学生”。

例如,仅仅今年6月初,阳光保险旗下的分支公司就遭遇了3次处罚。先后因为分支公司未按照规定使用经批准或者备案的保险条款、保险费率;编制或者提供虚假的报告、报表、文件、资料,以及给予投保人合同外利益和编制虚假财务资料,套取资金挪作他用,被处以数万元至数十万元不等的罚款。

由此可见,阳光保险在业绩表现不佳的同时,可能还存在一定的内部管理问题,甚至因为频繁被处罚,部分保险业务的合规性操作也十分存疑。而很显然,这些负面新闻,都会影响其品牌公信力。

结语

作为保险行业的上市公司,阳光保险虽为第二梯队,但是无论其品牌知名度,还是营收规模,在业界尚有一席之地。不过,通过其多年业绩下滑却无改善迹象的市场表现来看,阳光保险想要短期内突破发展瓶颈,挤入险企第一梯队,恐怕并非易事。

而在消费者端的品牌口碑下滑,频繁受到监管处罚、偿付能力充足率等监管指标下滑的多重负面因素的影响下,其经营风险也将持续存在。由此可见,上市之后的阳光保险,也不能掉以轻心。


本文经授权后发布,本文观点不代表立场
纷争与危机不断,宝能集团恐难扭转乾坤
« 上一篇 01-09
被百合网慕岩接连炮轰后,抖音张一鸣心虚了?
下一篇 » 01-09

相关内容

跨界医美,百瑞吉“修复与再生”的故事不好讲
南京华美频频爆雷差评多,朗姿股份或需注重投后管理!
上市医美集团近期屡遭差评,青岛华韩整形到底怎么了?
自研是根,共研是叶:vivo式穿越周期的中国企业样本

热门文章

标签TA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