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

主业“卖不动”了,实控方又屡陷风波,加加食品困局何解?

编辑 | 虞尔湖

出品 | 潮起网「于见专栏」

作为调味制品顶着“酱油第一股”光环上市的加加食品,最近烦心事并不少。

不久前披露的2023年中报显示,今年上半年,加加食品实现营收8.541亿元,同比下降9.44%;虽然实现归属净利润389.4万元,同比增长23.48%,但反映企业通过主营业务所获得盈利能力的核心指标—扣非净利润,却亏损了261.5万元,同比下降20.39%。

就在业绩披露后的一周内,9月5日晚间,加加食品发布公告显示,其控股股东卓越投资新增股权冻结。加加食品同时还强调,公司控股股东及实际控制人存在多次被轮候冻结的情况,请投资者注意投资风险。

显然,无论是从微观下行财报数据,还是从宏观市场诸多负面消息缠身牌面来看,都将加加食品推至风口浪尖。

诸多业务线营收承压下行,亟待做出改变

加加食品主营业务涵盖调味品、粮油和其他业务三大板块为核心。

财报显示,加加食品上半年仅有味精类产品实现增长,达1.1亿元,增幅高达218.4%;所占总营收比重从去年同期的3.66%增长9.2个百分点至12.86%。

如果进一步拆解来看,我们发现,加加食品此次扣非净利润出现大幅下滑,原因与其旗下主营的酱油类、食醋类、鸡精类、食用植物油、其他产品业务线的营收双双下降有直接关系,相对应实现营收分别为4.23亿元、3.69亿元、3.18亿元、1.48亿元和1.15亿元,同比增长分别为-7.49%、-20.12%、-18.02%、-40.82%及-9.7%。

image.php?url=YD_cnt_91_01Q4jrBiqBEh

其实,在今年上半年整个经济仍处下行周期的影响下,加加食品业绩出现大幅波动也算情理之中。但另一方面,我们也能感知到其在战略上也在做相关调整,以期改变目前颓势。

我们仔细研究其半年报后发现,加加食品踏上改变之路的每一步,都离不开这套战略—砸重金进行线上线下渠道扩张、利用促销手段放大声量、重仓供应链建设。

一是,大力发展线上线下渠道扩张。

今年上半年,加加食品制定了“1+4”渠道战略,不断聚集主业、拓展渠道、加大投入以提升整体竞争力,而且还积极探索新市场、新模式,深耕餐饮渠道,发力新零售业务,持续线上线下同步的多元化布局。

半年报显示,今年以来,加加食品进行线上传统电商与兴趣电商同步发力,覆盖多种类型电商平台,包括淘宝、天猫、京东、拼多多等主流货架电商;抖音、快手、小红书等内容电商;微信公众号、视频号、微店等私域电商。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其线上渠道销售实现营收1622.31万元,毛利率达38.79%。

二是,形成多营销矩阵普及认知。

加加食品在线上和线下利用促销和广告等形式形成了自有营销矩阵。今年上半年,加加食品不断在线下传统户外媒介、商超渠道进行促销返利活动、会员券补贴等。而在线上则进行多平台渠道投放广告进行品牌推广,将“零添加”概念不断普及客户认知。

三是,重仓供应链建设。

近年来,加加食品不断扩充自建生产基地,加大对信息系统、供应链的资金投入,不仅先后在郑州、湖南、广州、宁夏等地建设生产基地和大型供应链仓库,以最优配送距离作为辐射半径降低物流成本,而且还在北京成立了数字科技公司,为构建全方位供应链体系提供技术支持。

三大战略同时发力,会是最优解吗?

当然,以上这一套战略打法,从长期来看可以给加加食品为投资者讲“好故事”带来估值提升,但从目前短期财务指标上来看,显然给自身带来了不少压力。

第一,毛利率持续走低。

加加食品的毛利率非常低,而且呈现下降趋势,2020年-2022年及今年上半年的综合毛利率分别是29.09%、20.05%、20.58%和19.5%,也远低于同行上市的海天味业、千禾味业、中炬高新均值。

据悉,同一时间内,上述三家竞争对手的毛利率均维持在30%以上,甚至在部分年份突破了40%。

毛利率的表现不佳映射在经销商上,则表现为数量减少。在今年年报中, 加加食品的经销商数量总计1399家,较年初的1417家缩减了18家,同比下降1.27%。

第二,促销费用在增长。

虽然今年上半年加加食品销售费用同比压低了17%,但拉长周期来看,其销售费用近三年却一直保持在高位增长。

2020年-2022年,加加食品销售费用分别为1.96亿元、2.25亿元、2.3亿元,占总营收的比例(销售费用率)分别为9.45%、12.82%和13.64%。

image.php?url=YD_cnt_91_01Q4jrC4kHIw

可见,在近三年营收不断下滑的趋势下,加加食品却对销售费用的投入着实慷慨,两项指标逐年走高。

第三,投资及融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连续三年承压。

2020年-2022年,加加食品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分别为-1.61亿元、-1.33亿元和-0.32亿元;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分别为1.7亿元、-3.04亿元、-2.03亿元。这也意味着其投融资活动耗用的资金长期远高于投资产生的收益额。

很明显,这样的情况与上文我们提及的加加食品重仓供应链建设密不可分。要知道对于食品开发企业来讲,打造高效能的供应链保证食品保鲜、安全运输是重中之重。企业要建立完善的供应链体系,势必要耗用资金进行大量长期投资,但收益效果可能会拉长周期。

受此影响下,加加食品的现金流不容乐观,呈断崖式下降,已从2020年的5.24亿元骤降至2022年末的1.43亿元,而今年上半年则继续下降,仅有1.3亿元。

熟悉财务报表的人都知道,像加加食品这样在国内调味制品市场排名靠前的企业,仅1.3亿元的现金储备可以说只够维持当前规模经营活动,想要给企业“输血”进行软硬件迭代升级,显然还远远不够。

第四,市场高度充分竞争下,高企存货值得警惕。

毋庸置疑的是,随着线上线下消费回暖,日常消费品赛道愈发内卷,从最初的卷产品种类,到如今的卷价格,行业催生出越来越多的企业来抢食市场。

而在众多新旧品牌同时发力的不利形势下,加加食品自身却面临着很大的去库存压力,从其最近的高企库存可以窥视出正在遭遇的困境。

2022年年末加加食品存货账面价值为3.49亿元,而到了今年二季度末,该指标更是增长至4.33亿元,而这其中原材料和在产品占据了半壁江山,共计达3.24亿元,占比总存货价值高达74.83%。

image.php?url=YD_cnt_91_01Q4jrCMusZy

也就是说,在未来市场处于高度充分竞争格局的预期之下,加加食品所要做的是维持适当的原材料库存水平,保持较高的在产品周转率,想办法尽快消化掉外部不利因子带来的相关产品积压问题,从而最大程度消化掉存货积压带来的风险。

控股股东遭受多场风波,何时止休?

如果说加加食品今年上半年业绩在微观层面更多代表的是投资者关心的投资价值,那么,此次通报的股份冻结负面情况则给加加食品带来不少宏观层面的舆论影响。

事实上,今年以来,加加食品就接连遭遇到对自身发展产生极为不利的风波影响。

先是在6月份,加加食品披露了《关于公司控股股东被申请破产审查的公告》,公告显示,经向控股股东卓越投资核实,万向信托向湖南省长沙市中级人民法院申请卓越投资破产审查。

后是仅过三个月后,9月5日,加加食品再次发布公告称,已收到中国证券登记结算有限责任公司深圳分公司短信通知,并通过系统查询,获悉公司控股股东卓越投资持有的公司股份存在新增司法轮候冻结的情形。

据悉,卓越投资是自加加食品上市以来一直为公司的第一大股东,截至目前累计持有加加食品2.16亿股公司股份,累计被冻结2.16亿股,累计冻结数量占所持股份的100%。

不仅如此,其控股股东卓越投资还多次存在被列入、移出失信被执行人的情况。

比如,2020年12月,控股股东卓越投资、公司实际控制人杨振因其个人债务纠纷被法院列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2022年年报显示,公司控股股东及实际控制人上述失信被执行人名单已被法院移出。

但好景不长,2022年9月27日,控股股东卓越投资因其追偿权纠纷问题,又一次被法院列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

可想而知,实控方的股票均高比例质押,并且面临被申请破产的审查,这两不利消息叠加影响下,时时刻刻就像是悬在加加食品头顶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

总的来看,于当下的加加食品而言,跨过内忧外患两道坎儿,想必是摆在面前的首要难题,如何解?怎么解?或许时间才能给出答案。


本文经授权后发布,本文观点不代表立场
“跳级生”realme:堆料先锋难成第二个“红米”
« 上一篇 10-23
开学季,长沙又一次戳中年轻人:人才巴士,欢迎“星”同学
下一篇 » 10-23

相关内容

五洲能源冲击IPO面临不确定性,合规经营面临“灵魂拷问”
低价热玛吉背后,广州康华清医美不靠谱
处罚触目惊心!北京中诺口腔乱象惹人疑
消费者手术悄悄“被降级”,江苏施尔美整形吹太离谱算不算虚假宣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