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

光伏赛道的新贵双良节能,“擅长”玩火?

编辑 | 虞尔湖

出品 | 潮起网「于见专栏」

在光伏新能源赛道,A股上市公司双良节能自从入局硅片起,就被贴上了两个标签,一个是硅片新贵,一个是行业“赌徒”。

前者的由来是,此前的双良节能,是中央空调生产商之一,几经辗转才于2021年延伸至光伏产业链,可谓半路杀出一个“程咬金”。后者则是因为企业的庞大订单、投资金额和相对较少的企业资产之间形成了强烈反差,让业界十分担忧,双良节能会因此消化不良。

尤其是2022年7月,一份巨额采购协议震惊光伏界。彼时,一份巨额采购协议震惊光伏界。

A股双良节能(SH:600481)公告,全资子公司双良硅材料(包头)有限公司近期与通威股份有限公司旗下四家子公司签订了《多晶硅购销框架协议》。合同约定2022年至2026年买方向卖方采购多晶硅料约22.25万吨,预计采购金额达560亿之巨。

短短几月后的10月份,双良节能再度发布公告,该子公司又陆续与多家公司签署采购长单。这也意味着,在其正式入局光伏赛道一年多时间内,双良节能累计签署了约2450亿元的采购长单。而与之对应的是,公司同时签署了约900亿元硅片销售合同。

于是,双良节能也如开挂一般,在短短一年多的时间,就成了光伏领域一个重要的玩家。只是,作为行业新贵,双良节能是否能够确保其数百亿销售合同按时完成交付?而数千亿之巨的采购额,双良节能否顺利消化,并转化成企业的营业额与利润?答案恐怕没有那么简单。

激进的代价:净利润下滑存货承压

据双良节能财报显示,公司2023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121.28亿元,同比增长182.29%;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6.18亿元,同比增长74.89%。

不过,上半年还算不错的营收、净利润数据,却无法掩盖其业绩的“失色”。因为分季度看,公司在一季度净利润为5.02亿元,以此计算其二季度净利润仅1.16亿元,环比下降76.89%。

由此可见,答案藏在细节里。细看双良节能上半年的营收构成,以及对比行业统计数据不难看出,多晶硅在二季度因供过于求等因素导致大幅跌价,而单晶硅片亦同步跟跌等原因,导致双良节能的量增不及跌价,对其净利润带来了巨大冲击。

image.php?url=YD_cnt_97_01RQnyiJxq6b

而放到双良节能的财报数据里,硅片产品降价、存货跌价损失便是双良节能二季度业绩承压的重要原因。

以行业数据公布的单晶硅片M10(150μm)为例,硅业分会在6月29日更新均价为2.75元/片,较3月30日6.40元/片均价,降幅达到57%。

期间,行业各大玩家相继公布的单晶硅片行情,也佐证了这样的价格趋势。例如,6月30日,隆基绿能官方发布的价格信息显示,182mm单晶硅片的最新报价为2.93元/片,相较于5月29日公示的4.36元/片,下降1.43元/片,降幅32.8%。同时,取消166mm单晶硅片报价。

而此前的6月1日,另一家硅片巨头TCL中环(002129.SZ)亦发布了最新的单晶硅片价格,最大降幅超过24%。硅片龙头企业的“价格战”,背后的意图也十分明显,那就是挤压行业后来者的生存空间。这也意味着,以双良节能为代表的后起之秀,将会首当其冲。

据观察,硅片行业的供需关系,在下半年逐渐变得更加平衡。不过,也有业内人士表达了这样的担心,即使下半年需求爆发,硅片环节仍有大量待释放的产品,供过于求随时可能会出现,由此也将再次出现价格下滑、硅片厂商利润受损的情况。

很显然,作为有上百亿订单需要消化的双良节能,到时或许又将受制于人。值得注意的是,“新玩家”双良节能2021年的单晶硅片业务毛利率仅为7.86%,参与价格战,已经没有多少让利空间。这也意味着,一旦在硅片价格方面过于被动,将会直接转向亏损。

在这样的行业态势下,双良节能在签下巨额订单的同时,也不得不开始“囤货”锁料,签下一个又一个巨额的采购合同,从行业上游开始掌握主动权。

刀尖起舞:负债率居高不下

销售订单的不断增长,也给双良节能的交付能力提出了挑战。据国金证券研究所公开的数据显示,自2021年以来,双良节能签订的硅片销售订单总量已经高达千亿级别。

image.php?url=YD_cnt_97_01RQnyiu1qxn

据观察,订单猛增在为双良节能带来业绩飞涨的同时,也为其产能扩充、原料及生产设备采购提出了巨大的现金流挑战。据2023年第一季度报显示,双良节能公司经营性现金流为-6.02亿元,同比下降89.86%。资产负债率相比于2022年末略有下降,但仍保持在69.76%的高位。

负债高企的背后,是双良节能为了产能扩充完成订单交付,开始放策马扬鞭、一路狂奔。一方面,双良节能不断曝出签订大额采购订单,试图囤积多晶硅原材料的消息。

另一方面,则是双良节能不断加大转型力度,高歌猛进大举扩张。据了解,2022年年8月,历经一年谋划,双良节能完成了定增,募资34.88亿元。这笔资金,4.88亿元用于补充流动资金,30亿元用于建设双良硅材料(包头)有限公司40GW单晶硅一期项目。而据披露,该项目总投资70亿元。显然,30亿元募资还不够上述项目建设,双良节能尚需进一步筹资。

据了解,该公司还启动了包头二期20GW拉晶和切片生产项目、20GW高效光伏组件一期项目(5GW)、并再次扩张了50GW的拉晶项目,三大项目合计投资约182亿元。

不过,2450亿元硅料采购订单与900亿元硅片销售长单,二者之间的差距悬殊。与此同时,随着投资布局的深入,双良节能的资产负债率也急剧飙升。

双良节能2022年年报显示,公司短期借款为29.13亿元,较2021年末的12.08亿元增长17.05亿元,增幅达到141.11%,究其原因是“银行借款增加所致”。

由此可见,双良节能虽然业绩暴涨订单如雪片一般飞来,但是因此付出的代价也是巨大的,而一旦其现金回收能力不足,资金周转也将面临巨大的考验。因此,有业内人士用“刀尖起舞”来形容激进的双良节能。

行业竞争激烈,产能过剩风险犹存

双良节能的潜在风险,除了前文所述的毛利率低,影响盈利能力外,其单晶硅片营收占比超六成,也存在营收过于单一的风险。加上公司的单晶硅片毛利率仅为7.86%,在业内并无太大竞争力。因此,在未来硅片需求周期性变化的过程中,双良节能的盈利压力,或将会长期存在。

要知道,双良节能的这种毛利率水平,相比素有硅片双雄之称的TCL中环(002129.SZ),要落后将近10%。而由于单晶硅片的业绩占比较大,其较低的毛利率水平,也势必会拉低公司整体的毛利率。数据显示2020-2022年,公司毛利率为29.49%、27.84%和16.51%。

实际上,前文所述的产能过剩问题,未来也将是双良节能的风向所在,由此也将让硅片的价格持续走低,从而导致双良节能的净利润水平,一直处于原地踏步的状态。

据了解,双良节能之所以能在短期内快速崛起,是依靠其多晶硅还原炉业务。然而,这种优势在产能过剩的行业形势面前,也将消失殆尽。

image.php?url=YD_cnt_97_01RQnyjIwfcH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双良节能跑步入场、动作迅速,但是其面临的行业竞争依然不容小觑。例如,隆基股份早在2013年开始推广硅片的薄片化,目前细线金刚线薄片技术已经相当成熟,可以最大限度降低系统成本,因此盈利能力更胜一筹。

尤其是在自动拉晶技术的加持下,单晶硅片尺寸可灵活设计,实现晶体尺寸的效益最大化。很显然,这些成熟的技术,也是作为后起之秀的双良节能所难以比拟的。

与此同时,在光伏产业的迅猛发展态势之下,在进行产能扩充的,也并非只有双良节能。例如,今年4月份,就陆续有高测股份、TCL中环等企业发布公告称,公司将进一步加强硅片工厂建设,加码智慧工厂项目。在产能比拼之下,全球硅片生产过剩将是各大光伏产业的上游企业面临的共同挑战。

可以预见的是,当周期性的“供过于求”开始出现,新一轮“价格战”也将再次烽烟四起。而原本盈利能力就不占优势的双良节能,能否渡过“此劫”,也尚未可知。

结语

作为半路出家的光伏行业玩家,双良节能赶上了行业红利期,因此能够乘势而上,依靠订单规模快速杀入行业头部位置。这对于双良节能而言,无疑是幸运的。

不过,在双良节能拿下千亿订单的同时,也十分激进地签下了超过2000亿金额的采购订单,却让业内人士都“捏了一把汗”。因此,当硅片市场开始出现供过于求、产能过剩的状态时,业内人士也不禁担心,盈利能力不强的双良节能,是否能够仅靠订单规模,就能一劳永逸?

俗话说:欲速则不达。在硅片环节未来盈利十分堪忧之时,双良节能的过度激进,也给其未来发展埋下了隐患。而双良节能接下来的挑战,就是行业玩家都无法避免的价格战。不过,或许擅长以跨界转型应对业绩下滑的双良节能,还有应对新一轮挑战的筹码,让我们拭目以待。


本文经授权后发布,本文观点不代表立场
不断进化,京东超市成功的底层逻辑
« 上一篇 01-04
财报解读:双轮驱动下,香飘飘究竟能打开多大的获利空间?
下一篇 » 01-04

相关内容

HPV疫苗从“一苗难求”到“白菜价”,智飞生物的躺赚时代结束了
跨境电商2024之SHEIN:钟声未响起,隐秘巨头寻找下一个奇迹
女子因信“面部风水学”卷入拼房剧本杀,西安美娇否认有责
多品牌“逆袭”尝试,蔚来汽车2025年不容有失

热门文章

标签TA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