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O:激光雷达迈向规模量产期,估值百亿的速腾聚创将如何通关?
智能驾驶大热,激光雷达为何“得宠”?
激光雷达作为智能驾驶汽车的“隐形安全气囊”,目前被业内普遍认为是实现高阶智能辅助驾驶(城市NOA)的捷径,其刚需性也越来越凸显。
因此,速腾聚创作为目前在激光雷达领域“前装定点数量排名中国第二、全球第三”的头部企业之一,其近期刚通过聆讯、不日将登陆港股的消息,自然也成为了市场关注的焦点。
那么,在热火朝天的讨论声中,速腾聚创凭哪些硬实力获得了市场的一致认可?
国产激光雷达实现弯道超车,步步紧跟的速腾成果如何?
国内激光雷达的崛起在近两年,如今,对比中美激光雷达行业现状,说一句“冰火两重天”也不为过。
曾经因机械式激光雷达的专利壁垒,而在行业内获得领先优势的美国头部激光雷达厂商们,近期不断传出破产、合并等消息。据悉,2022年10月初,曾被称为激光雷达“鼻祖”的Ibeo宣布破产;同年11月,激光雷达上市公司Velodyne为改善现金流,宣布以全股票方式和Ouster进行合并;同年次月,美国激光雷达明星公司Quanergy,在上市10个月后便轰然破产。
而国内的激光雷达厂商们,则因为抢先一步布局车规级固态激光雷达量产上车方向,从而顺利实现了弯道超车。例如速腾聚创、大疆、禾赛科技等企业均在这一场转型超越赛中拔得了头筹,其中,速腾聚创更是因为布局最早,在行业内扮演了弄潮儿的角色,得以在固态激光雷达领域吃下了一波提早布局的前瞻红利。
据悉,速腾聚创是最早从机械式激光雷达转向固态激光雷达的企业,凭借固态MEMS激光雷达M1,公司在2021 全年拿下了超过40 款车型的前装量产定点订单,并成为了当时国内拿下最多车型定点的激光雷达公司。
这一先发优势也延续至今,招股书显示,截至 2023 年 3 月 31 日:速腾聚创已成功取得 21 家汽车整车厂及一级供应商的 52 款车型的前装量产定点预期订单,位居全球第一。根据灼识咨询的资料,截至同日,速腾聚创的激光雷达产品已被全球最畅销汽车整车厂(按2020年至2022年销量计)及按中国前十大汽车整车厂(按2022年销量计)中的九家选用,包括中国最大的汽车整车厂及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车整车厂。其中,主要客户包括吉利汽车、广汽埃安、长城汽车、小鹏汽车、路特斯、Lucid、零跑汽车等。
客户订单推动了速腾聚创销量的增长。招股书显示,截至2023年3月31日,该公司已为上述21家整车厂和一级供应商中的七家实现了九款车型的SOP,共交付超过10万台激光雷达。
速腾聚创ADAS应用的收入比例和营收的同向增长也验证了上述定点和销量增长带给公司的卓越贡献。招股书显示,2020年-2022年,速腾聚创来自用于ADAS应用的收入分别占总收入比例为3.6%、12.1%、30.2%,公司营收分别为1.7亿元、3.31亿元、5.3亿元。
从数据来看,在下游新能源汽车主机厂降本增效,缩减订单的情况下,公司在报告期内的营收依旧实现了正向增长。数据显示,2021年和2022年,公司营收分别环比增长95%、60%。
总之,目前拥有最多定点的速腾聚创,已经获得了市场的初步认可。
然而,国内的激光雷达发展仍处于放量阶段,竞争对手之间不单单比拼短期内单个企业在销量和营收上的增长,更多比拼的是企业如何借助规模量产这一支点,提升对市场格局的撬动能力。
这与新能源行业的发展历程有许多相似之处。以率先在业内实现盈利的特斯拉为例,前期在技术创新研发上取得突破后,特斯拉便不断在产能规模化塑造和供应链优化方面进行打磨,待规模化效应显现后,旗下产品便具备了低成本、高性能的绝对优势。最终,凭借高性价比的新产品,特斯拉很快抢占了极高的市场份额,而在马太效应之下,其盈利能力也愈发显著。
这种发展模式对于同样属于高精尖技术赛道、又在产业链上属于新能源汽车上游的激光雷达企业来说,有着重要意义。也就是说,未来,谁能够在凭借具有创新意义的高新技术和低成本的量产优势,谁就有可能抢占更多订单、占据更多的市场份额,谁对市场也就更有掌控力和话语权。
如今,激光雷达市场呈现出的强竞争、高波动的现象,正是体现这一发展趋势的反光镜。
2021年,根据Yole数据统计,排名前四的分别是法国激光雷达厂商法雷奥、速腾聚创、大疆和禾赛科技;2022年,据国际咨询机构ICV发布的《2022车载激光雷达市场》报告,在车载激光雷达市场,排名前三的分别是禾赛科技、法雷奥、速腾聚创。
而到了2023年,国内激光雷达行业更是呈现出四分天下的竞争格局,据盖世汽车研究院统计整理,排名前四的分别是禾赛、图达通、华为和速腾聚创,总共占据了超90%的市场份额。
可以看到,在激烈竞争之下,速腾聚创始终名列前茅。
而为了进一步提升营收增速,继续扩大企业品牌影响力,速腾聚创将开启上市这一新征程。那么,未来,速腾聚创能否有望成为激光雷达界的特斯拉,率先实现盈利呢?
激光雷达前景愈发广阔,速腾聚创正在乘胜追击?
近年来,激光雷达赛道前景愈发广阔。
尚普咨询集团数据显示,随着自动驾驶汽车、智能机器人、无人机等活力得到不断释放,未来,中国激光雷达市场规模增速或将会高于全球市场增速,市场空间潜力无限,并初步预测中国2023年激光雷达市场规模有望达到20亿元。
这种现象与激光雷达方案对于智能驾驶的“低成本、高安全性”辅助意义息息相关。
据了解,特斯拉目前实行的纯视觉感知方案,虽然去掉了激光雷达这一“显性成本”,但是想要实现这一方案,还需要投入包括算法、路测、云计算、数据标注、仿真训练和系统软件等“隐性成本”,对于国内车企来说有着十分高的技术壁垒。换句话说,特斯拉作业并不好抄。
此外,在懂车帝2023年冬季夜间逆光扬雪ACC的测试中,特斯拉纯视觉方案的车型,因未能在雪地反光下精准识别障碍物而被淘汰,而搭载激光雷达的车型却通过了测试。
因此,考虑到安全性的问题,国内车企在高阶智驾方面仍以多技术混合模式为主流,并未完全放弃激光雷达。所以,从技术层面来看,“纯视觉”技术路线的应用仍需要激光雷达来发挥重要的“兜底”作用。
而“兜底”也就意味着每一辆想要更具安全性的智能驾驶汽车,不仅需要配备激光雷达,还需要配备不止一个激光雷达。这也就导致相比于传统工业领域,属于车载领域的激光雷达行业,需求量更大,需要更加充足的产能规划。速腾聚创联合创始人兼执行总裁邱纯潮曾表示:“一款车型对于激光雷达的需求量就高达10万个乃至更高,这就需要企业具备强大的量产制造能力。
在这一方面,速腾聚创早有准备。速腾聚创联合创始人兼执行总裁邱纯潮表示:“为此,公司采用了自行建造或者联合建造自动化智能制造工厂的方式,已经建立了深圳-东莞-广州“三位一体”的智造集群,来实现的大规模量产能力以及保证产品一致性。”
量产能力突出,销量也遥遥领先。数据显示,速腾聚创从今年6月开始,每个月都在每个月都在刷新交付纪录。数据显示,2023年6月,速腾聚创单月激光雷达总销量接近1万台;8月单月总销量突破2万台;10月总销量近30000台。
分季度来看,2023年第三季度,速腾聚创激光雷达总销量近60,000台,车载激光雷达总销量超53,000台;禾赛科技单季度激光雷达交付量达47,440台,ADAS激光雷达交付量为40,593台。
这一成就离不开速腾聚创从始至终对于研发的重视。招股书显示,2020年-2022年,速腾聚创的研发投入呈现逐年增长态势,金额分别为8153万元、1.3亿元和3.1亿元,分别占总收入的48%、40%及58%。为了继续巩固现有优势,加高技术壁垒,速腾聚创在上市计划中也表示,公司将有近半数的募资金额用于产品研发。招股书显示,速腾聚创此次IPO募资净额的45%将用于研发,以持续建立并优化产品管线以及团队扩展。
加码研发背后,还是速腾聚创联合创始人兼执行总裁邱纯潮对于激光雷达赛道前瞻性布局思想的显性表达。
速腾聚创联合创始人兼执行总裁邱纯潮曾在福布斯中国的受访中表示,目前,国内激光雷达在测试验证方面还面临着很多难点和痛点,例如,国内的外部测试资源供应不稳定,整体测试验证周期过长,企业投入的时间成本较高。
因此,企业只有继续加长木桶短板,才能承载更大的增长蓝图。招股书显示,速腾聚创募资金额的20%将用于提升制造、测试和验证能力。
结语:
前几年,速腾聚创在技术层面的前瞻性布局,让公司走在了时代前沿,获得了无数车企的青睐,成为了一段时间内拿下最多定点数量的企业。
随着智能驾驶汽车渗透率的不断提高,激光雷达由于自身具备的安全辅助特性,其刚需性将不断被市场所认可。未来,在广阔的市场前景和强竞争的市场格局下,相信速腾聚创依托前期在固态激光雷达技术方面取得的先发优势、借助上市所获得的更多助力,继续在研发、测试验证以及规模量产上构筑更高壁垒,释放品牌更多动能,实现企业更高价值。
作者:巧夺巴菲特命格
来源:港股研究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