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

八问武大图书馆事件:网暴裹挟下,辨别真相更需克制

编辑 | 虞尔湖

出品 | 潮起网「于见专栏」

get?code=MmNjZWQ2OWQyNjQwYWE1MWVjNzEwYzMzNTllMTg4NGQsMTcwNzE1NDg3Mjk5Mw==

互联网高度发达的今天,网络热点事件出现“反转”的情况屡见不鲜。这一次,疑似反转的是去年备受关注的武汉大学图书馆事件。

去年10月11日,武汉大学一女生发文声称,7月11日在武汉大学图书馆内遭本校一名男生性骚扰(“打飞机”自慰),且维权后学校迟迟不予处理。文章发出后迅速占据了多个热搜,大量网友为女生鸣不平、谴责当事男生及学校,10月13日,武汉大学发布通报对该男生予以“记过处分”,事情暂告一段落。值得注意的是,自始至终,当事男生未曾发声。

时隔数月,南方都市报就此事件发布了深度调查报道,当事男生母亲也首次现身知乎、微博发声,就事件核心进行回应:1)不存在性骚扰的行为;2)女生的微信文章中存在大量不实信息(展示的道歉信遭涂改谎称男生留假名、捏造证人证言、捏造经济补偿);3)男生遭遇大量网暴,重度抑郁、几欲轻生。此后,相关话题迅速引发了全网讨论,并占据了多个热搜,“武大图书馆事件”疑似发生反转。

get?code=Nzk0ZTRiOGQ3YTNkNTI3ZGU4ODYxN2Q0ZWYyMzhjY2IsMTcwNzE1NDg3Mjk5Mw==

图/当事人母亲微博发声

前有“川大张薇案”、“清华学姐举报学弟案”,后有“武汉年轻母亲因网暴谣言轻生案”、“粉发孙女因网暴自杀案”,在事实尚未厘清的情况下,深陷舆论漩涡中的当事人,往往在一面倒的舆论审判中,身心提前遭受了巨大的伤害。这不禁让人深思:在事实尚未明晰的基础下,过早进行舆论冲击和审判,这是否也是一种网络暴力?即便最后事实还原,依然对漩涡中的当时人造成了不可逆的实质伤害。舆论裹挟下,大众如何得知真相?我们是否应该让子弹再飞一会儿,再下判断?

为尽可能客观地还原武汉大学图书馆事件真相,「于见专栏」记者专程奔赴武汉,深度采访事件各方。

各执一词,真相究竟如何?

记者根据疑似当事女生于去年10月11日在微信公众号“景容饮冰”发布的文章《关于我在武汉大学图书馆受到性骚扰这件事》,以及疑似当事男生母亲于今年2月4日在知乎问答中发布的回复,梳理出的事件经过如下图表格所示。

get?code=YjE4ZWQyNjZlNjExYjhmZWQ5Y2Y1MjQ0ZTMyZDQ5OTcsMTcwNzE1NDg3Mjk5Mw==

图/记者整理供图

经记者认真对比双方表述及过往事件信息,发现双方关于诸多细节存在冲突,关于“是否存在性骚扰”这一核心问题上,双方所持观点截然相反。一时间,谁是谁非的争论让事件陷入“罗生门”。为还原事件全貌,记者就以上诸多双方表述的冲突和疑点,走访、电采了当事人、校方、警方及当事人周边知情人士了解情况。

八问武大图书馆事件

疑问1: 女方称“其受到性骚扰”,男方称“校方、警方及各方均明确表示不是性骚扰,男生常年罹患湿疹,偶有隔衣小幅挠痒”。各方认定是否真实,男生又是否真实罹患湿疹?

根据男生母亲向记者出示的两份门诊病历显示,2022年1月,患者主诉“双眼周起疹并伴痒半年”,体格检查“双眼周内眦为主可见片状淡红斑”;2023年11月,患者体格检查“阴囊处可见片状潮红斑,局部略肥厚”,门诊诊断意见“湿疹”。男生母亲还向记者展示了2022年9月、2023年1月,也就是事发前后,两份分别与当事男生、医院护士关于湿疹治疗、拿药的相关聊天记录。

get?code=NDdhNGNlZWM4MWE5ZGIxYTQwOGU4YWNkMTFhMDZmNGEsMTcwNzE1NDg3Mjk5Mw==

get?code=NWE4Mjc5ZWQ2Y2Q4YmZkNGIyZTk1MTQ3ZGU0MmY3MjMsMTcwNzE1NDg3Mjk5Mw==

图/受访者供图

男生母亲告诉「于见专栏」,湿疹这个病男生从小就有,除眼周、四肢等部位外,在大腿根部和阴囊处也会反复发作,并伴有瘙痒。

从上述信息来看,男生确实常年患有湿疹,在事发之前就需要持续用药。

关于各方对事件的认定意见,「于见专栏」曾给武汉大学宣传部去电,但未得到回复,也电话联系了武汉市武昌区公安分局,对方表示会向相关部门反馈,如有消息会联系记者。但截至发稿,尚未得到回复。

疑问2:男方称:已经告知校方湿疹疾病史并由学院代为传达,女方是否知情?如女方知道男方长期患有湿疹,为何其微信文章中没有体现?

在女生发布的文章中,可以清楚看到,女生将男生的行为定义为“性骚扰”,且全文未提及男生罹患湿疹。而男方称,7月17日,女生取消了院方安排的会面后,男方再次和院方阐述了湿疹等事实,望代为传达。

那么,女生后来是否知道男生患有湿疹?如果女生不知情,在知情后她是否会改变想法?如果女生知情,但却未在文章中提及此事,是否有其他的动机?「于见专栏」记者始终未能联系到当事女生。目前暂无更有力的证据印证其中一方的说法。

疑问3: 女方称,现场有一位男性证人站出来作证;男方称,校方、保卫科或警方问询该证人,该证人均表示只看到双方爆发争吵。该事件是否有证人作证?

女生在微信文章称:“对峙过程中,身后另一位男性同学站出来表示看到男生承认的全过程,并表示愿意作证。”而从女生在公众号中发布的疑似证人字条中可以看到,证人并未就其证明的内容做具体表述。

get?code=OTcxMjkwOGM5OTFkY2M3NDY5MzQ5Njc3NTkxMTMyMDIsMTcwNzE1NDg3Mjk5Mw==

图/微信公众号景容饮冰

男方称,校方和警方均已找到了这位证人并询问了现场情况,无论是面对校方或警方,该证人均表示,只看到双方争吵的过程,具体争吵事由及情况均不太了解

截至发稿,记者未能采访到证人,但是基于以上双方表述,可以看到,证人能证明双方在图书馆曾经发生过冲突,但证人无法证明其争吵事由及其他情况。后续如果有现场录音释出,或许能更清楚的还原现场事件经过。

疑问4: 女方称,因为道歉信留假名,并不认可其为道歉信;男方称,道歉信留的是真名,关于该道歉信,究竟孰真孰假?

get?code=NTAxYWM3NTkxZjM0NjExMDllN2Y4N2Y0NDA5ZDFkYTcsMTcwNzE1NDg3Mjk5NA==

文/微信公众号景容饮冰

在此前的文章中,最具争议的当属事件中的道歉信。根据微信公众号文章中的表述,因为留假名,闪烁其词,所以女生不认可这是道歉信。

get?code=NDM0NWYzYmRhMmJhMjE5YmIyNGFjYjI4ODA5Yjg4MjcsMTcwNzE1NDg3Mjk5NA==

get?code=MWM4NDIzMjhiYmUzMWI1ZGVjNTUzMjg1YTBlNTU1MDIsMTcwNzE1NDg3Mjk5NA==

左图/微信公众号景容饮冰,右图/道歉信原图(受访者供图)

在采访中,「于见专栏」记者获得了一份当时男生手写道歉信的原件照片(上方右图)。记者对比了两个版本的道歉信,发现微信公众号中发布的道歉信(上方左图)将信开头的署名全部隐去,但男方提供的版本中,其姓名、学号、专业能一一对应,并在文末主动留下了自己和辅导员的联系方式,而并非女生所称留假名的情况。

至于女生为何在文章中抹去开头及结尾全部信息,并表示男方留了假名,目前尚不知道原因。

疑问5: 女方称,男方当事人及男方家长曾多次通过导员提出给予经济补偿,并有录音为证。男方称,男方当事人及其家长从未提出直接或间接提出过此类想法,也向男方的辅导员求证过是否有过此类表述,辅导员表示没有。经济补偿说法是否为真?

关于该疑问,目前女生未公布关于经济补偿的录音证据,双方各执一词,在未取得进一步证据之前,无法判定该说法真伪。如后续没有相关的证据,则为罗生门。

疑问6: 女方提出的“取消男方的一切评奖评优资格、保研资格以及本科期间不得入党”这一诉求,是否有相关校纪校规作为处置依据?其处置流程为何?

目前,除了武汉大学10月13日发布的记过处分文件外,没有任何官方披露的事件调查经过及事件定性文件。而武汉大学记过处分文中,也只是简单写道,根据相关规定,学校研究决定,给予记过处分。至于处分的原因及调查经过,均没有提及。

get?code=OGFmZDA3ZmNmYzA3YWQzODI4OTgwMDFlZDBiMDJiZGYsMTcwNzE1NDg3Mjk5NA==

图/武汉大学官网

记者从武汉大学学校官网找到的一份发布于2022年8月的学生纪律处分办法(修订)文件中看到,学校对有违纪行为的学生,视情节轻重,给予如下纪律处分:(一)警告;(二)严重警告;(三)记过;(四)留校察看;(五)开除学籍。

对学生的纪律处分,要做到证据充分、依据明确、定性准确、程序正当、处分适当。警告和严重警告处分的期限为6个月,记过和留校察看处分的期限为12个月,期限从处分决定作出之日起计算。在处分期限内,学生不得参加评奖、评优、评先等。解除处分后,学生获得表彰、奖励及其他权益,不再受原处分的影响。

get?code=MGQ5YThkZTUxMDA3OTFkYTc5N2E4ZGM2OTRkOGU2NjAsMTcwNzE1NDg3Mjk5NA==

图/武汉大学官网

从以上文件中可以看到,女生此前在公众号中传达的诉求:要求男生所在学院取消男生本科四年的一切评奖评优资格,保研资格以及本科期间不得入党,已远远超出学校关于记过的相关规定。

此外,记者注意到,该文件第十五条第二点规定:造谣、诬陷、侮辱、谩骂他人,捏造事实诽谤他人,经批评教育不改者,给予警告或严重警告处分;造成严重后果者,给予记过及以上处分。

get?code=NmQwNDJiMzFiYmNjOGJkZTI4MTZmNjUxNTUwYzJmOTksMTcwNzE1NDg3Mjk5NA==

图/武汉大学官网

疑问7:女方称,其提供的证据已经能够确认男方构成性骚扰,但未报警处理此事。男方称,男方父母多次前往派出所,提交报案材料并接受笔录,其中明确表示公安机关没有认定是性骚扰。为何女方称受到性骚扰不报警?为何事件由男方报警?报警后处理结果如何?

男方称,文章发布后,网上舆论如潮,因事态严重,当天晚上,男生父母带着当事男生就前往武昌区珞珈山派出所报警,同时也向警方及学校说明了男方患有湿疹一事。

「于见专栏」记者电话联系了派出所的上级单位武汉市武昌区公安分局,对方表示会向相关部门反馈,如有消息会联系记者。但截至发稿,尚未得到回复。但是从女生不进行报警,由男方报警的反常举动来看,事件疑似另有隐情。无论结果如何,我们都期待官方对该事件的后续调查结果,在官方未公布调查结果前,希望媒体及公众在对事件进行传播时,可以更冷静、客观、辩证的看待问题,防止对两位当事人造成身心上的二次伤害。

疑问8: 女方称,男生家长提出见面诉求但自己拒绝见面。男方称,应女生诉求,辅导员安排双方见面,但女生临时变卦。双方目前是否见过面?若无,为何一直未能见面?

按照当事人双方说法,事件至今双方均未见面沟通,截止发稿前,记者向男生家属确认,双方仍未能见面。为何不能见面沟通、妥善处理此事的缘由不得而知,但从前面记者盘点的诸多疑问来看,双方说法各执一词,存在诸多误会仍待解决。希望双方能在保障各自人身权益的情况下,尽快妥善处理此事,也避免对当事人造成更深的伤害。

舆论平息,网暴伤害却未曾停止

在当事男生位于武汉的家中,记者见到了当事男生。距离事件舆论爆发已过去近3个月,虽然当事男生体格不小,但精神状况仍然肉眼可见的萎靡。在采访期间,每每谈及事发经过,男生时常情绪激动,一度导致采访中断。

男生母亲告诉记者,事件发生后至今,尚没有任何官方渠道认定男生为“性骚扰”,但男生在事发后已然“社会性死亡”——被踢出足球队微信群;大学生创业项目组的成员纷纷退出,目前项目已停滞;作为毛泽东思想概论课程助教,事发后他往群里发信息,一些同学就开始发“小拇指”等嘲讽意味的表情包……

“因为被冤枉,在事件发生后,我的儿子出现了不吃不睡、失眠、不沟通、哭泣、意图自杀等行为,已确诊创伤后应激障碍,现在每天都要服用精神类药物控制病情。”男生母亲表示,男生曾多次企图在家跳楼自杀,为了让男生活下去,才决定站出来维权。

根据男生母亲出具的一份武汉市精神卫生中心诊断报告显示,当事男生被确诊为PTSD创伤后应激障碍,其自杀和自残行为倾向达到80%。

get?code=ZTJmYmE5YjgzNDlhNGI2YTlkNTE2Y2YwMjhjYWY2NzksMTcwNzE1NDg3Mjk5NA==

图/受访者供图

记者也通过电话联系上了当事男生的老师及多位同学了解情况。“他在学校主动辅修了双学位的课程,平时课程量很重,但他一直挺勤奋好学的,很正直的一个学生。”曾经教授过男生的一名老师对「于见专栏」表示,“事情发生后,我了解到他曾多次接受心理治疗,网暴对男生的伤害挺大的。”

“那篇公众号文章发出来以后,我们是很震惊的。完全不敢相信,因为凭我在生活和学习中对他的了解,他完全不像是能做出这种事的人。”男生的大学同学赵威(化名)表示,“他平时学习特别认真、特别努力,生活基本就是两点一线,下课后就去图书馆。”

周围同学对当事男生的态度也因为这件事快速转变。赵威表示,“身边的同学对他会有很明显的鄙夷和疏远,一些完全不认识他的同学,也会发微博或朋友圈继续说这个事,甚至有点抹黑他。之前跟他有些瓜葛的同学,可能也会借这个事情去煽风点火。这件事对他影响很大。”

此外,舆论裹挟下的“网暴”也随之而来。当事男生的姓名、照片、以前就读的学校纷纷被扒了出来,多个网络账号给出更多不实“爆料”,如“是个惯犯,高中去女厕所被拿钱压了下来”、是武汉市新洲区副区长的儿子等。更有甚者,把男生的照片ps成遗照,发布在社交媒体平台上。

不实信息的广泛传播,使得武汉市新洲区副区长也不得不报警,并对媒体辟谣。

get?code=YzZhN2M2NGFiZmY4MmNkNTk2OTQ5ZDRkZjRiZjk0MmEsMTcwNzE1NDg3Mjk5NA==

图/网络新闻图

整治网络暴力,静待真相浮出水面

当无辜之人遭遇网暴,求告无门,是一件非常可怕的事,这种事情可能发生在任何一个人身上,包括屏幕前的你我。我们应该呼唤怎样的网络文明呢?

“现在网络上定义这个事件为‘性骚扰’的内容非常多,如果男方所说的湿疹情况属实,也就是他不存在实施性骚扰的情况下,加上有一个大规模的舆论的影响,综合来看,整个事件对他来说属于一个网络暴力的范畴。”上海市汇业律师事务所律师张彬彬对「于见专栏」记者说。

张彬彬表示,目前关于“网络暴力”并没有一个专门的立法,网络暴力的相关规定散见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等。实施网络侮辱、诽谤等网络暴力行为,可能构成侵犯他人名誉权、隐私权等人格权,如果情节严重的话,可能还会涉嫌侮辱罪、诽谤罪。

今年以来,网信办开展“清朗·网络戾气整治”专项行动,出台坚决整治“开盒挂人”等7类问题,其中包括煽动网上极端情绪,编造耸人听闻的帖文标题,发布无中生有、毫无底线的“泄愤帖”等。最高人民法院与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联合发布《关于依法惩治网络暴力违法犯罪的指导意见》,全面系统规定网络暴力违法犯罪案件的法律适用和政策把握问题。

舆论的力量是巨大的,但它是一把双刃剑,当它肆意挥舞的时候,谁能保证下一个受害的不会是你我?结合此次武汉大学图书馆事件,可以看到,事实的真相远比表象复杂。当越来越多个体越过监管层直接通过“舆论”来给他人定罪,一旦出现事实错误、真相浮出水面,可能使得偏见进一步加深,也会在未来让性侵害的维权变得更为困难。

网络不是法外之地,希望监管力量能尽快介入调查,在真相出来之前,希望各方能让子弹再飞一会儿。


本文经授权后发布,本文观点不代表立场
降价不是杀手锏,和府捞面打起“养生牌”
« 上一篇 12-31
工业互联网很“虚”,郑能欢的深圳优制云将其做“实”
下一篇 » 12-31

相关内容

别看广告看疗效,成都武侯素美医疗美容医院屡遭投诉恶评多!
越来越清醒的年轻人,用大牌折扣拒绝“没苦硬吃”
创维汽车:认真造车换不来速度与激情
从辉煌到黯淡,屈臣氏直面中年危机

热门文章

标签TA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