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汇发展:火腿大王困在了“猪周期”
编辑 | 虞尔湖
出品 | 潮起网「于见专栏」
都说种地养殖是“靠天吃饭”,任何自然灾害的发生对农牧业来说都是一场生死考验。当然市场供给关系的变化,也左右了很多农牧企业挣钱与否的关键。
例如去年猪肉价格的下跌,令大部分与猪肉相关的上市企业都陷入了发展困境,专注包装肉和冷鲜肉的双汇发展也没有逃脱这一命运。虽然和温氏、新希望等养猪大户相比,双汇发展没有巨额亏损的烦恼,但业绩低迷却是事实。
今年第一季度,双汇发展营收143.08亿元,同比下降8.92%;归母净利润12.72亿元,同比下滑14.54%。不过值得注意的是,自今年以来,猪肉价格开始持续上涨。据数据显示,7月第三周全国猪肉平均价格29.27元/公斤,同比上涨25.9%。
今年上半年温氏、神农等养猪大户都实现了扭亏转盈。持续多年的“猪周期”或许开始渐渐消退。这对于猪肉整个产业链来说无疑是个好消息。只是在行业回暖之际,双汇发展能否走出业绩阴霾再攀高峰,却不是件易事。
周期之下业绩下滑
2018年国内爆发非洲猪瘟,从东北一直蔓延至湖南、浙江等南方省份,至此拉开了史上最长“猪周期”的序幕。生猪产业链里的企业们,也如猪肉价格一样不断起起落落。
翻看双汇发展近几年的财报,非常符合“猪周期”的发展规律。2019年猪肉价格开始上涨,双汇发展营收首次突破600亿元大关。2020年猪价持续高位,其营收一举来到了739.35亿元。
然而随着2021年猪价开始滑落,双汇发展业绩也陷入了低迷。2021—2023年,其营收分别为667.98亿元、627.31亿元和600.97亿元。目前的营收规模已经降至2019年水平。
从表面上看,双汇发展的困境和“猪周期”紧密相连。但是2021年双汇太子万洪建在网络上发表的一篇名为《万洪建:我眼中的父亲和万隆》的文章,却直接将双汇发展的隐忧暴露在大众面前。
文章提及双汇发展母公司万洲国际提高进口价格,大量进口美国猪肉六分体,造成双汇损失8亿元以上。那么2021年双汇发展的业绩下降,就并非外界认为的猪价萎靡所致,而是受猪肉进口差价影响。
在文章发表后,双汇发展股价大跌,市值蒸发超50亿。虽然万洲国际发布公告称,文章不具真实性且有误导倾向。但该事件的出现也说明内部争斗已经影响了双汇发展的业绩表现,或者说高层对于双汇发展的方向已经出现了分歧。
2013年双汇国际也就是日后的万洲国际,斥资71亿美元收购了当时全球最大的猪肉生产商美国史密斯菲尔德食品公司,剑指国际市场。对于双汇发展而言,收购史密斯菲尔德不仅能够解决冷鲜肉和冻肉的产能问题,也可以将西式包装肉的生产工艺引入国内,增加产品内容。
看似是一场双向奔赴,但实际上双汇发展2014—2018年的业绩却是在原地踏步。营收规模一直在450亿-520亿区间,增长幅度不大。直至猪周期的到来,猪价提升才迎来营收大涨。
与此同时,天价收购令万洲国际资金见肘,双汇发展也就成了“现金奶牛”。2021—2023年双汇发展的现金分红金额分别为44.97亿元、34.65亿元和24.25亿元。
高分红的背后自然是双汇发展的财大气粗,但分红过高直接导致现金流减少,对于一家重资产类型公司并不是好事。更为关键的是,如今的双汇发展,其盈利能力早已大不如从前。
主业低迷,副业迟缓
双汇发展董事长万隆曾多次对外界调侃自己就是个杀猪的,这辈子最喜欢的事情就是杀猪,把猪杀好。从小小的漯河肉联厂,发展到全球最大的猪肉食品企业,双汇发展的产业模式非常简单,一直就是杀猪卖肉。
当然双汇发展也有养殖业务,但其主要产业结构只要两大块:肉制品和屠宰。众所周知,生猪的议价权不在养殖商,而在屠宰厂。早在十年前,双汇发展的生猪屠宰量就位居全国前列。通过自身在屠宰领域的优势,再辅助肉制品产业,实现利益最大化。
专心做一件事让双汇发展不断壮大,然而在步入新消费时代下,双汇发展似乎在屠宰和卖肉上都遇到了阻力。
据国信证券研报数据,2023年双汇发展的生猪屠宰量约为1269万头,而十年前的2013年,双汇发展的生猪屠宰量为1331万头。值得注意的是,牧原股份2023年生猪屠宰量为1326万头,或已超越双汇发展成为行业第一。
很明显在屠宰业务上,双汇发展并不想扩大,主打维持稳定。为什么采取这样的战略呢?一方面屠宰行业的特点很明显,投资大、高周转、低利润。双汇发展近些年的屠宰毛利率仅在6%左右,并不太赚钱。
另一方面,在并购史密斯菲尔德后,可以用进口方式弥补屠宰量的缺失。并且国外养殖技术发达,生猪产业链成熟,生猪价格要比国内低很多,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降本。
也就是说,屠宰的生鲜肉只是双汇发展的“副业”,加工的肉制品才是其盈利来源。不过现实是,被誉为“现金奶牛”的肉制品产业近些年也在不断萎缩。
2021—2023年其包装肉制品营收分别为273.5亿元、271.89亿元和264.14亿元。三年时间缩水了近10亿元。在毛利率变动不大的情况下,直接影响的就是其盈利能力。
2023年双汇发展归母净利为50.53亿元,和营收规模相近的2019年,归母净利相差了3.85亿元。至于为什么包装肉营收下滑,相信不用猜也知道。
众所周知,双汇发展的包装肉产品主要以火腿肠、午餐肉等肠类为主。如今在消费升级之下,各种速食产品层出不穷,国内各大品牌的方便面都开始不好卖了,作为泡面伴侣的火腿肠自然也难逃销量下滑的命运。
尽管双汇发展的产品并不只有火腿肠,也有美式培根、爆浆芝士肠等其他产品。但是在肉食革命爆发的新时代,双汇发展的火腿肠已经很难迎合消费者的口味。从根本上讲,双汇发展需要的是一场产业转型。
预制菜会是新出路吗?
相信双汇的王中王、Q趣等火腿肠,大家都买过吃过,也曾经是家中的必备食品。但在饮食健康理念之下,亚硝酸盐的添加、淀粉过多不健康等因素导致大众对火腿肠有了别样的看法。很多消费者都说现在双汇的口味变了,其实不是双汇变了,而是在消费升级之下,大众对饮食有了更高的要求。
其实像光明肉业、金字火腿等知名包装肉企业都面临着品牌老化、产品陈旧的难题。只不过双汇发展得益于强大的知名度以及渠道能力,市场抗风险性强大。但归根结底双汇发展在产业上面临的依旧是创新难题。
在去年底举行的2024厂商发展研讨会上,双汇发展明确了坚持“多元化、国际化、数字化”的经营方针,大力开展中式产品工业化生产、完善冷链物流。并且在包装肉产品上,由高温转向低温,从休闲食品扩展到家庭餐桌。
事实上从2019年开始,双汇发展就开始布局预制菜,结合此次会议的内容,高端化的低温产品以及需要冷链运输的预制菜、速冻食品是其未来产业转型的两大方向。不过在这两大赛道,竞争者层出不穷,双汇发展想要做出一番成绩并不容易。
首先,在火腿肠等高温肉制品“失宠”之下,近些年以纯肉烤肠为代表的低温肉产品受到了消费者的追捧。据头豹研究院数据显示,2020年我国低温肉制品市场规模为4348亿元,预计2027年市场规模将达到7086亿元。
低温肉制品作为一个快速增长的行业,自然也吸引了无数玩家。仅在中式烤肠赛道,就有东方甄选、锋味派等互联网品牌,也有三全、安井等速冻企业的参与。双汇发展虽然在品牌上深入人心,但在营销、冷链上还有着明显的不足。
其次,预制菜虽然充满了诸多争议,但确实是餐饮行业未来发展的大趋势。不过这个万亿大赛道比低温肉制品还要内卷,对手实力要更加强劲。例如温氏股份、新希望、千味央厨等都在布局预制菜,甚至还有不少上市企业跨界而来。
不可否认,背靠屠宰业务,双汇发展在预制菜领域有着天然优势。目前在产品上有半成品、成品和方便速食三大类产品,涵盖了八大菜系供消费者选择。并且开始和餐饮连锁企业合作,进军B端领域。但预制菜能否成为双汇发展的第二曲线还有待市场观望。
结语
屠宰和进口,是双汇发展包装肉制品的基石。不过正是因为过于看重成本上的控制,才导致其忽略了包装肉产品的创新。在消费升级和猪周期双重影响之下,双汇发展的业绩才会止步不前。
渠道和品牌是目前双汇发展的最大优势,在全新战略之下,布局预制菜和低温高端产品都是在顺应消费潮流。不过如何利用自身优势,将全新工业化产品拓宽到消费和商业市场,本质还是对于双汇发展产品创新和市场营销的一场大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