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重构“规则制定权”,周期性谋咒开始轮转!
周期“魔咒”又开始轮转了。
产业趋势叠加资本周期,使得任何产业都有其周期性规律,传统资源产业是如此,科技产业亦非例外。
刚刚迎来30周年庆的中国互联网赛道就正处于新一轮小周期的节点。随着移动用户量逐渐被开发利用至阶段性顶峰,近年来有关于中国互联网赛道正在迈入成熟期的看法一直没有停歇。
这一判断结果的重要依据包括,一是成长股投资范式下,收入是判断周期阶段的最可靠指标,而目前该产业企业的收入增速明显放缓,资本积累也达到了一个新高度。其二则是,整个市场的矛盾焦点也正逐步从需求端转至供给端。
然而,近日据工信部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总体上,24H1规模以上互联网企业业务收入继续保持增势,同比增长5.6%,增速较去年同期增加3个百分点;同期利润总额增长1.9%,。这些数据似乎又在表明中国互联网企业仍处于成熟期的左侧。那么,事实上终究为何?
中国互联网的那些年
大周期实则是一个存在连续性的整体。所以,在判断一个产业当前的发展周期,首先必然是要拉长时间维度,对其过去的产业周期做一个定调,再来根据现有表现做出最新的周期判断。
而中国互联网产业,来到2024年,正好走到了发展的第三十载,产业周期已由技术导入的Web1.0阶段,进入了Web3.0新技术迭代期。
自1993年搭建基础网络、关键资源建设起,到以网易、搜狐、新浪三大门户网站为代表的首批互联网企业相继成立,中国互联网产业迎来第一波热潮。
尤其是进入千禧年后,互联网信息服务业体系逐步建立,同时以搜索引擎、电子商务、社交网络等服务为核心的互联网企业迅速崛起,全链条产业格局基本建立。此时,也就是Web1.0时期,国内互联网产业尚处于技术导入期。
而第二波热潮,则是伴随全球互联网泡散去,宽带网络建设也被上升为国家战略,网民数量激增,此时以智能手机等智能终端为载体的移动互联网兴起进一步带动了中国互联网发展进入加速发展阶段。
这一时期,中国互联网产业本质上更多的是大环境下,基础技术加持带来的人口红利爆发。此时依赖流量的平台型互联网经济也由此得到快速发展,包括淘宝、美团、大众点评等生活服务平台快速壮大。这一阶段也被称之Web2.0平台时代。
然而这时候的平台经济确实是在很大程度上加快了整个互联网产业的发展,但一方面,以先发优势,把控流量入口,几乎垄断产业链主要利润的大平台导致了数据作为生产资料的垄断和不平衡,而数据的生产者不掌握数据的所有权。
另一方面,不同于集齐了操作系统、主控芯片等软硬一体尖端技术支撑的美国互联网产业,当时中国互联网产业的科技属性仍有很大提升空间,包括“赫赫有名”的阿里巴巴、字节跳动、网易、腾讯等互联网大厂,其实更多的还是在圈、守流量。
因此,当时间来到国内基础算力基本完善的2020年后,基于P2P 网络原理构建的去中心化网络生态开始去改变这一切。
此时,互联网产业链中各大企业纷纷开始以技术变革更新来提升其生产能力与生产效率,尤其是完成前期资本积累的大厂,一边持续加码融合创新应用,一边以其庞大的资本、资源等优势,投资并购众多有前沿技术研发实力的科技企业,补齐短板。
可见,当前的中国互联网已经发展成为一个商业化的巨大网络生态系统,但整体仍处于以互联网信息技术驱动的技术周期,位于Web3.0阶段。
这一阶段,归根结底,其实是整个产业试图以更先进的生产力对落后、或者不适配生产关系进行一次重构。而重构意味着此前占据先锋的各大互联网大厂将迎来莫大的挑战。
互联网赛道的“规则制定权”在重构
事实上,互联网平台产业的王朝更迭逻辑,本质是供需层面围绕的核心X变量迭代。而当前聚焦于先进生产力升级的中国互联网产业,其核心矛盾点自然也转嫁至供给端,而非过去的需求逻辑了。
一方面,需求端,移动互联网月活用户量早已进入微量增长之际。QuestMobile数据显示,截止到2024年6月,移动互联网月活跃用户规模增速仅有1.8%。
此时,互联网赛道的收入增速同步放缓,过去的高速成长期似乎逼近结束。工信部数据显示,2021-2023年间,规模以上互联网企业业务收入增速分别为21.2%、-1.1%、6.8%;24H1增速则为5.6%,同期利润同比增长1.9%。
可见,近几年中国规模以上互联网企业的收入增速出现较大波幅,整体呈下滑态势,收入低速增长。
另一方面,供给端,随着去中心化的网络生态得到初步构建后,互联网企业的垂直服务方向被进一步细化,从而衍生了许多新业态、商业模式,以及应运而生的新大规模级企业,例如以低价策略快速成为巨头之一的拼多多、以内容直播实现飞跃的字节跳动、快手。
而与此同时,按照诺维格定律,当一家公司在某个领域的市场占有率超过50%后,其增长往往将受制于行业,无法再使市场占有率翻番,必须寻找新的市场。这意味在电商领域的市占率达约45%的淘宝将出现增速放缓的必然性,阿里巴巴则有打造新引擎的必要性。
事实上,盘点微软、特斯拉、谷歌等走在世界前例的科技巨头,可发现一个共性:从未停止探索在新领域打造第二增长曲线的步伐,甚至在核心利润池仍处高速成长期,就开启了新的增长步伐。
因而,虽然包括体量最大的阿里巴巴、亦或是一跃成为“黑马”巨头的拼多多、字节跳动等互联网平台企业,其增速其实均仍在稳健增长。但是中长期,仅靠现有核心业务的迭代更新,下收入滑是必然趋势。
近期,各大电商平台开始放弃之前的价格策略,开始重回GMV道路就是这一可能的证明之一。
当然,更重要的是,缺乏第二增长曲线的互联网大厂,将在生产关系的重构中逐渐失去对自身已拥有的“规则制定权”的把控。
据工信部数据,24H1以新闻资讯、社交等信息服务为主的企业互联网业务收入同比增长9.5%,增速较前5个月提高5个百分点。而这恰好是AI技术落地之初,最容易商业化的领域。
而AI技术渗透相对较低的本地生活、旅游等生活服务领域企业互联网业务收入增速小幅回落,以大宗商品、农副产品销售的网络销售领域企业就更不用说了,同期收入增速由正转负。
其实,早在2023年腾讯、阿里巴巴公布的财务数据就表明了AI加速赋能、国际化正成为信息服务类大平台实现高质量增长的主要驱动力。
与之相比,拼多多、美团的增长仍得意于消费需求本身、以及业务生态不断完善等。可见,AI等先进技术或许已悄然开始分化这些规模以上互联网企业了。
并且从大趋势上来说,AI等先进生产技术在赋能了规模以上互联网企业巨大的降本提效能力之时,也会孵化出更多科技新势力。
因此在新的一场先进生产力对生产关系的重构中,规模以上互联网企业其实的迫切需要创新动力来守好擂台的。
强科技属性必是互联网厂的最终归属
无可争议,中国互联网企业的相关收入确实进入了阶段性的低速增长期,产业的发展逻辑也由需求端转至供给端。
但产业的成长性或许正在面临一些周期阵痛,但却并未消散。一方面,为了应对不断变化的市场环境,大多互联网企业都在试图采取多元化的发展战略来保证高质量经营,包括以技术支撑来挖掘新的消费需求场景,或者在“出海潮”中,利用其雄厚的资源优势获取更广阔的全球市场等。
而另一方面,其实市场更应该看到的是,在AI、大数据的窗口期中,中国互联网企业已经开始感悟其科技属性了,而不再像过去一样,仅仅聚焦于高科技服务和周边产业,纯像是商业公司,至少头部大厂是如此。
如,阿里巴巴重投五家大模型独角兽公司,并以通用大模型来布局AI算力基建;字节跳动则用豆包大模型大搞直面C端的AI应用;腾讯则聚焦于金融大模型、医疗大模型、教育大模型等产业大模型的落地。
不过整个行业来说,大多企业的科技定位仍亟待增强。数据显示,上半年,我国规模以上互联网企业共投入研发经费459.8亿元,同比增长1.2%。但体量不足总收入的5.29%。
图源:工信微报
要知道务实地投入研发是企业拥有以创新跨越经济周期并保持竞争力的可能的先决条件。因此,对于更多规模以上互联网企业而言,想要跨越新一轮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调整周期,不被出清淘汰,加码尖端技术的研发实属必要。
当然,还要点出的是,对于领跑巨头企业而言,科技聚合的垄断红利不该是其掌握行业规则的目的,而应该是其持续创新和寻找增长动力的手段。
将这些超额些利润投入到创新与科技发展中,以持续提升全要素生产率,确保企业在合规的同时也能保持其市场领导地位,并以鲸鱼效应驱动全产业的发展,才是一个产业的健康发展应有态势,也是大企的担当体现。
来源:港股研究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