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

亏损成常态,黄河旋风何时走出迷局?

编辑 | 虞尔湖

出品 | 潮起网「于见专栏」

自2019年开始,贵金属行业迎来春天。尤其黄金价格势如破竹持续飙升,目前国内金店单克黄金价格再次突破800元大关。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被誉为“宝石之王”的钻石却跌下了神坛。

近两年全球天然钻石市场需求减弱,国际钻石巨头戴比尔斯已经多次宣布降价。天然钻石都在降价求生,更不要说培育钻石。据数据显示,自2022年以来培育钻石价格跌幅超80%。

培育钻石价格“崩盘”,上游生产企业的日子自然是苦不堪言。例如被誉为“人造钻石大王”的黄河旋风就已经陷入了亏损泥潭。今年前三季度,黄河旋风归母净利润-4.25亿元,亏损幅度进一步加大。

今年初许昌产投成为黄河旋风控股股东后,很多投资者都认为有国资力量的助力,黄河旋风业绩会迎来全新蜕变。然而事实证明,在行业“超级周期”下,黄河旋风想要摆脱业绩困境,绝非一朝一夕之事。

跨界失利,转型受阻

10月底,黄河旋风公布了三季报。报告期内营收9.39亿元,同比下滑24.13%。值得注意的是自2022年一季度起,黄河旋风营收已经连续11个季度同比下滑。在利润层面,自2016年以后造血能力明显下降,2018年、2020年和2023年都出现了上亿元的巨额亏损。

把时间倒退至十年前,2014年前三季度黄河旋风营收12.08亿元,净利润1.59亿元。很明显在业绩上,黄河旋风开启了倒车模式。在二级市场,目前其总市值仅为50亿元上下,和巅峰期相比缩水超百亿。是什么让这个曾经风光无限的明星企业进入了衰退期?答案在于激进的产业转型。

get?code=YTAxZWUxYmUzZGY3ZWZkMjk4ZmM3MDlhNThkMThiYTAsMTczMzAwNTAyMjQ1OA==

2014年“工业4.0”概念热度居高不下,引起了全球广泛关注。尤其我国作为制造大国,工业智能化无疑是大势所趋,市场增量空间巨大。2015年黄河旋风以4.2亿元对价收购明匠智能100%股权,切入智能制造赛道。

明匠智能是我国最早一批从事工业4.0的企业,在工业机器人、智能仓储、智能产线领域有着非常丰富的项目经验。和明匠智能强强联手,黄河旋风不仅会将自身产线实现智能化,达到降本增效,也会发展出一条第二曲线。

以现在的眼光来看,黄河旋风的战略布局都十分超前。然而仅仅三年后双方的合作戛然而止。2018年4月黄河旋风发布公告,因明匠智能无法提供财务资料,导致2017年财报审计停摆。二者之间的紧张关系也公之于众。

事实上,由于产业跨度较大,黄河旋风和明匠智能在企业管理、发展方向上分歧严重。尤其并购后明匠智能开始疯狂人员扩张,导致盈利堪忧。经重新审计后,2015—2017年明匠智能累计扣非净利润只有518.37万元。

由于对赌失败,2018年黄河旋风对明匠智能计提了2.96亿元的商誉,导致上市二十年净利润首次出现亏损。与此同时为了助力产业转型,黄河旋风又购置了大量土地房产,大兴土木之下现金流吃紧,资产负债率节节攀升。

截至今年前三季度,其资产负债率高达75.22%,而2016年同期数据仅为43.97%。可以说在执行战略转型之后,黄河旋风一直在负重前行。

当然近两年黄河旋风开始进行产业瘦身,甩卖明匠智能股权,出售部分房产缓解资金压力,重回金刚石主业。只是经过多年的折腾,黄河旋风在合成金刚石领域的统治力早已不如往昔。

好生意,没有好业绩

人造金刚石从来并不是什么稀罕物,1954年美国通用电气制造出了全球第一颗人造钻石,我国于1963年也试制成功。经过几十年的发展,人造金刚石无论是从生产技术还是产业链条都已经十分成熟。

尤其人造金刚石用途十分广泛,在石材切割、矿产开采、机械加工等领域都发挥着重要作用。黄河旋风正是因为人造金刚石产业的兴起才一步步发展壮大。早在2008年黄河旋风的人造金刚石产品就多达146个品种,年产量15亿克拉,位居全球第三。

不过自2014年起,我国人造金刚石产量和需求量开始下滑,B端市场增量放缓。这也是为什么黄河旋风突然转型“工业4.0”的原因之一。好在随着培育钻石在C端消费市场的火热,又给黄河旋风提供了一条新出路。

2015年黄河旋风培育钻石实现量产化,产业结构开始由工业金刚石转向培育钻石。2022年又拟投资26.7亿元在长葛建设培育钻石产业化项目,建成后可拥有年产320万克拉培育钻石的产出能力。

不难看出,培育钻石已经成为黄河旋风发展的主旋律。不过虽然C端市场潜力四射,但培育钻石的钱并不好赚。

get?code=ZDE3ZmM5ZWI4MGY5YjJjNTY0NGNhOTE5MmQ0ZGQyODEsMTczMzAwNTAyMjQ1OA==

从产业链条来看,培育钻石的上游和下游是利润最高的两端。黄河旋风在产能上优势巨大,但是市场的供给关系是靠下游珠宝市场说话。如今天然钻石由于产能过剩、投资属性减弱、全球经济疲软等多重原因价格暴跌,培育钻石自然也惨遭牵连。

尤其作为钻石加工大国的印度开始大力布局上游市场,导致我国培育钻石赛道遭受了一定冲击。自2022年起,黄河旋风人造金刚石业务便走向了下坡路。2023年超硬材料收入11.94亿元,相比2021年减少了4.51亿元。

当然随着市场变化,中兵红箭、力量钻石的人造金刚石业务也出现不同程度的下滑。然而在毛利率方面,黄河旋风却是培育钻石“三剑客”里最低而且是下滑最严重的那一个。

2023年中兵红箭和力量钻石的超硬材料毛利率分别为36.65%和51.67%,黄河旋风只有16.71%,相比2022年下滑了近30个百分点。对于毛利率的大幅下滑,黄河旋风给出的解释为因培育钻石均价由2022年574元下降至2023年的151元导致。

但细究之下,还是因为三家公司在培育钻石赛道的侧重点不同。中兵红箭在大克拉领域占据优势,力量钻石走单一品类路线产能效率高,而黄河旋风胜在产线齐全产能充足。但正因为如此,在行业下行之际黄河旋风才没有了好业绩。

产业升级还需“先手棋”

随着消费观念的改变,培育钻石因价廉物美受到了年轻人的喜爱,市场规模持续扩容。只要熬过行业周期,黄河旋风的业绩自然会逐步提升。不过值得担忧的是,赛道的火热吸引了一大批玩家纷纷入局,黄河旋风将会面临前所未有的内卷。

且不说有力量钻石、惠丰钻石这样的新秀,还有跨界而来的国机精工、沃尔德,更有四方达、豫金刚石、中南钻石等老牌劲旅,尤其扩产增能之下,培育钻石行业还会面临着价格下探、产能过剩的问题。

当然黄河旋风在制造技术、产品质量和产能体量上有着绝对的优势,然而C端消费市场变幻莫测,培育钻石有爆火的时候,自然也会有遇冷的一天。所以黄河旋风想要保持长远的发展,其实还是要继续产业升级,寻找开发金刚石的全新附加产业。

get?code=NjE5NTZhODEyNWJhMjBlZDg5ZTE0YjE5MzM2ZmEzZjEsMTczMzAwNTAyMjQ1OA==

2020—2023年,按产品分类黄河旋风的超硬材料、建筑机械、超硬材料制品、金属粉末四大类产品收入均出现了下滑,只有超硬复合材料营收一直在稳步上升。

超硬复合材料会连续四年保持正向增长的背后,一方面在于我国地质钻探和机械加工行业的回暖,另一方面就在于黄河旋风在技术上的不断突破。

例如近期由黄河旋风参与的科研项目“硬岩钻探金刚石复合材料和仿生钻具”荣获了2023年度自然资源科技进步奖一等奖。那么超硬复合材料会不会是黄河旋风的新增长点呢?答案也不尽然。

2023年黄河旋风的超硬复合材料收入为1.54亿元,营收占比仅为9.8%,还不足以成为营收支柱,况且和超硬材料产品相比,超硬复合材料的毛利率偏低,只有16%左右,对利润贡献不大。

其实纵观黄河旋风的产品内容,大部分还是停留在传统的结构性材料。当然这个和金刚石、立方氮化硼稳定的物理性质相关。事实上,近两年我国超硬材料发展方向已经开始由结构性转向功能性。

作为功能性材料,金刚石在半导体、光伏、电磁等领域都有着广阔的应用空间。说得更通俗些,我国人造金刚石行业还在打低端局,向上发展才能有望打开增量空间。

目前黄河旋风也在朝着功能性方向发展,例如今年5月黄河旋风成功研制出CVD多晶金刚石热沉片,可以帮助5G射频、无线充电、AI物联网等集成电路芯片解决散热难题。只是想要把科技成果转变为业绩,黄河旋风还尚需时间。

结语

作为超硬材料赛道的老牌企业,黄河旋风的实力毋庸置疑。然而转型的失利,激进的在建工程、培育钻石价格的跳水令其业绩表现急转直下。虽然黄河旋风正在积极处理历史包袱,但在行业内卷之下,走出迷局并非易事。

在国资入主之后,利用产业集群效应继续深耕超硬材料赛道,黄河旋风的培育钻石产能无疑会进一步得到释放。在光伏、芯片等领域,黄河旋风也在开拓新场景,不过这些“先手棋”能不能发挥作用,还要看黄河旋风如何运筹帷幄了。


本文经授权后发布,本文观点不代表立场
从消费维权到频频遭罚,南昌媛颂医美“原形毕露”
« 上一篇 12-27
汽车大厂让供应商降价背后,年度议价为惯例能成借口吗?
下一篇 » 12-27

相关内容

药捷安康上市一波三折,背后挑战依然长存
最火“风口”的畅想:具身智能真的要来了吗?
药明生物业绩增长停滞,品牌价值成色几何?
羽绒涨疯,古麒绒材扶摇而上?

热门文章

标签TA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