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美莱医美被曝惊心内幕:18名手术医生半数资质“注水”!
编辑 | 易每
出品 | 深度美业
近日,西安市民张女士向极目新闻披露了一段历时七年的医美维权经历。
2017年至2024年间,张女士在西安美莱医学美容医院(以下简称“西安美莱”)累计消费近200万元进行整容及丰胸手术,却遭遇面部脂肪溶解、胸部积液变形等严重后遗症。
图源:大众点评消费者上传,版权归消费者所有
经西安市莲湖区卫健局的调查,在西安美莱为张女士进行诊疗的18名医生中,就有11人未取得美容主诊医师资质,更可怕的是,其中一名无资质医生为她独立实施或参与手术20多次!这在整个医美行业也是非常炸裂的存在了。
图源:极目新闻
张女士告诉记者,西安美莱部分医美产品存在超范围违规使用问题。目前,张女士已以“消费欺诈”为由将西安美莱诉至法院。据悉,该案已于2月18日一审开庭。
从“微调”到贷款的“百万定制”
据张女士回忆,2017年她因就近选择原则接触西安美莱,咨询师薛某最初推荐的项目多为客单价低的微整形,一年消费也就一两万。
但是随着双方信任的建立,双方逐渐熟络,张女士在该机构做的医美项目也逐渐升级。
直到2019年的假体隆胸手术后一个月,张女士的左胸出现积液并持续变形,至今已经严重变形。只不过当时张女士面部的医美项目并没什么问题。
图源:极目新闻
2020年,薛某以“完成充卡任务”为由,游说张女士一次性充值10万元享受优惠,此后项目推荐频率与金额急剧上升。
“他们把有用的没用的项目都在我脸上做。他们甚至一天推荐并给我注射十几支皮肤类胶原蛋白,用于全身。”张女士提供的诊疗记录显示,2017至2024年间,她共接受30余次注射填充手术,涉及自体脂肪面部填充、腰腿部抽脂臀部填充、化学剥脱术等十余类项目,单次最高消费达20万元。
其间,西安美莱的咨询顾问还推荐她在疑似与西安美莱合作的网络平台贷款100多万元用于充卡,背负高额贷款及利息。
张女士表示,每次推荐医美项目和网贷时,都是几个人围上来现场帮忙办网贷,
“有时候薛某等人还拿着我的手机直接操作。几年间,我在多个网络平台贷款100多万元。”
据张女士提供的还款记录显示,月还款额高峰时达五六万元,最低亦需两三万元。截至2024年2月,仍有数十万债务未清偿。
图源:极目新闻
2024年1月,张女士接受最后一次面部馒化针注射后,出现脂肪溶解形成凹陷,心理崩溃入院治疗。“我拿薛某当朋友,她却拿我当牛马。”她痛诉道。
张女士告诉记者,自己不仅整容丰胸失败,身体受损,还背负了高额的网贷和利息,之前一个月本金和利息最多时要还五六万元,最少时也要还两三万元。至今,她还未还清网贷。
针对张女士的指控,西安美莱医患中心经理郭某承认张女士消费记录近200万元,但坚称网贷系其“个人行为”,并称2024年张女士提出全额退费时“缺乏司法鉴定依据”。
极目新闻记者暗访发现,西安美莱虽否认自营网贷平台,但客服明确表示可推荐“合作专员”办理分期贷款,需提交征信资料。这与张女士所述的“现场围堵办贷”情节形成呼应。谁在撒谎?已经是一目了然!
触目惊心!18名医生半数资质“注水”
发现自己面部出现问题后,张女士开始调取自己的病历。在这期间,她和家人多次到西安美莱讨要说法,协商退赔,但均未得到有效解决,每次去维权一旦发生冲突,西安美莱就选择报警。
记者走访期间,西安美莱医患中心经理郭某表示,该医美机构支持顾客通过合规合法的方式维权,但张女士曾带人来维权,有视频和图片资料,“对方有人辱骂我,我还报过警。”她还提到,还有聊天记录显示张女士曾对该医美机构的整容效果表示满意。记者提出查看前述聊天记录及视频图片,截至极目新闻发稿前记者未收到这些资料。截至深度美业发稿前,也未见后续公开报道。
图源:大众点评消费者上传,版权归消费者所有
2024年上半年,张女士向西安市莲湖区卫健局提交投诉后,官方调查结果揭开了西安美莱的资质黑洞。卫健局核查的18名参与张女士诊疗的医生中,11人未取得美容主诊医师资质,违规行医行为贯穿其七年诊疗史。
调查回函显示,许某、王某某等8名医生在诊疗期间完全不具备美容主诊资格,违反《医疗美容服务管理办法》相关规定。另有卢某、马某虽在上级医师指导下参与手术,但其独立操作权限存疑。最可怕的是医生王某——卫健局确认其无主诊资质,却独立或参与实施张女士20余次手术,涉及面部填充、抽脂等高风险项目。
图源:极目新闻
但遗憾的是,莲湖区卫健局表示,因部分违法行为已超过《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规定的两年追责时限,无法对涉事机构及人员实施罚款或吊销执照等处罚,仅能责令整改并给予警告。
无奈之下,2024年下半年,张女士开始咨询律师,准备起诉西安美莱,通过诉讼维权。
对于卫健局指出的资质问题,西安美莱医患中心经理郭某并未正面回应记者,仅称涉事医生王某已离职,另一医生张某仍在岗。
莲湖区卫健局法制监督科负责人对记者称,上述调查中西安美莱11名医生不具备主诊医师资质、多种医美产品超范围使用的情况属实。调查结束后,莲湖区卫生监督所已将《卫生监督意见书》下达给西安美莱,要求该公司整改,“医生没取得美容主诊医师资格,不得单独为顾客诊疗,需在有资质的上级医师指导下,共同参与诊疗。”
医疗器械“跨界”使用——不合规!
西安美莱医学美容医院有限公司,成立于2015年,上海西红柿成员,美莱医学美容医院有限公司旗下的全资子公司。实际控制人为莆系医院大佬陈金秀,莆田人士,上海西红柿投资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长,2016年曾被列为失信被执行人,是莆系医疗集团的创一代。在莆系机构的创业史上有着不可撼动的地位。
图源:天眼查
除医生资质问题外,莲湖区卫健局的调查还揭露了医疗器械的违规使用乱象。卫健局对张女士2021至2024年注射的三类产品核查发现,西安美莱为顾客使用的“A产品”获批适用范围仅为手背部真皮层填充,却被用于面部抗衰;“B产品”明确警示“仅限鼻唇沟,禁止用于眼眶周围”,实际注射范围涵盖眉间、颞部甚至耳前韧带;“C产品”限定用于鼻唇沟皱纹,却被拓展至眉区、眶上区等未经验证部位。
莲湖区卫健局指出,西安美莱超范围使用医疗器械违反《医疗器械监临床使用管理办法》第二十三条的规定,依据《医疗器械监临床使用管理办法》第四十五条第(六)项的规定,该局于2024年6月28日责令该单位改正,给予警告。
去年12月,西安美莱作为广告主,在其抖音APP上自行设计、制作、发布医疗广告的行为,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第十六条第一款第一项的规定。西安市市场监督管理局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第五十八条第一款第一项的规定,建议责令当事人停止发布广告,在相应范围内消除影响,处罚款人民币10万元。
图源:天眼查
公开信息显示,西安美莱近年来屡遭消费者投诉。西部网《民生热线》记录显示,有消费者因瘦脸针导致“蛙腮”、下巴手术致嘴唇歪斜等问题维权无果;黑猫投诉平台14条投诉中,涉及虚假宣传、强制贷款等乱象,单笔金额最高达6万元。
一位西安医美从业者透露:“张女士的200万退费诉求在业内属极高案例,但这还不包括潜在的身体损害赔偿。”其指出,医美纠纷中消费者常面临取证难、鉴定难、诉讼周期长等困境,“即便胜诉,执行过程也可能被机构拖延”。
起诉:医美机构被指涉嫌消费欺诈
2月17日,极目新闻记者赴莲湖区卫健局就张女士维权事件进行追踪。该局业务科室负责人透露,2024年举报受理系统曾登记张女士的投诉记录,随后当事人携带材料到局机关进行实名举报。因张女士已向法院提起对西安美莱的民事诉讼,依据行政程序规定,卫生行政部门已终止行政调查程序。
据披露,涉事机构已向莲湖区卫生监督所提交整改说明材料,依照政务公开条例相关规定,此类整改材料不予公示。经核查,监管部门已责令西安美莱严格按规程操作医疗设备,其违规警示记录将纳入机构信用档案。
另有卫健系统工作人员补充,2024年张女士曾组织人员到西安美莱现场维权,双方产生肢体冲突,经警方介入处理。对于当事人反映的被诱导网络借贷进行预付消费的情况,主管部门表示未掌握相关证据,"张女士在当年书面投诉材料中未提及金融借贷事项"。
图源:极目新闻
张女士向记者出示的起诉书中提到,西安美莱方面作为被告,向原告故意隐瞒事实,让不具有美容主诊资质的医生超出其执业范围为原告实施医疗美容手术。被告在进行医疗美容过程中存在欺诈行为且矫枉过正,致使原告产生了中度抑郁症及面部凹凸不平、馒化严重,胸部积液变形等损害后果,被告的行为涉嫌消费欺诈,应当对此承担惩罚性赔偿责任。
畸形营销链催生的“美丽贷”
若机构明知消费者无还款能力仍诱导贷款,可能构成《刑法》中的“骗取贷款罪”,但是在司法实践中却举证困难,有弹性空间,鲜有刑事立案案例,在医美行业,机构打这种擦边球更是屡试不爽,甚至已经普遍到并不能以是否莆系医机构美来区分。无论西安美莱此案的判决结果如何,这起天价医美维权案已撕开行业光鲜表皮下的暗疮。从无证行医、产品滥用,到网贷捆绑、监管乏力,每个环节都亟待规范和整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