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

实现商业化层面盈利,云顶新耀飞跃AI+创新药周期

作为近一年涨幅超135%的领跑者,云顶新耀用一份“惊喜”的成绩单,揭开了港股“AI+创新药”新篇章。

2024年,云顶新耀营收达7.067亿元,大幅增长461%,超额完成既定的7亿目标。在此之外,云顶新耀还实现了年度商业化层面的首次盈利。

亮眼财报背后,是云顶新耀自主研发与授权引进的“双轮驱动”战略已进入全新阶段。随着商业逻辑逐步兑现,云顶新耀既创造了确定性的价值,又给中国创新药企的全球化突围树立了很好的榜样。

手握三大拳头产品,商业化“自我造血”正循环

2024年是云顶新耀商业化爆发的一年。

云顶新耀精准卡位蓝海市场,聚焦IgA肾病(中国患者400万,此前全球无对因疗法)、抗菌药(抗耐药需求)、自免疾病(患者基数庞大但靶点开发滞后)等赛道,三款已上市的核心产品商业化布局高效落地,成为当前业绩强劲增长力。

首先,在IgA肾病方面,云顶新耀的耐赋康®是全球首个对因治疗IgA肾病药物,填补中国数百万患者长期缺乏有效对因治疗的空白。自2024年5月正式在中国大陆商业化上市以来,耐赋康®收入达3.53亿元,同比激增1581%。

ed02905b191a442f9c519473f2f23ab2~tplv-obj.image?lk3s=ef143cfe&traceid=202504021917260EC3A81E00C2E81C1FB9&x-expires=2147483647&x-signature=KNLDVAAKAAy0p3o7oPKVqrfMTjw%3D

IgA肾病被称为“沉默的肾杀手”,在中国有约500万患者。面对庞大的市场需求,云顶新耀计划在今年将销售团队扩至200人,快速推进800家目标医院,保守预估年新患超4万人。

2025年上半年,耐赋康®将获中、美权威指南唯一对因治疗推荐,叠加医保覆盖助力快速放量——预计2-3年医保独占期内可建立临床首选地位,其50亿元销售峰值(较当前增长近15倍)彰显市场潜力,有望重塑IgA肾病治疗标准。

在耐赋康®之外,云顶新耀还有两大王牌产品,“超级细菌”克星依嘉®与自免疾病新星伊曲莫德。

作为全球首个氟环素类抗菌药物,依嘉®填补了多重耐药菌治疗的空白区域,已深入覆盖300家核心医院,并采用CSO的模式覆盖其他非核心医院。在独立的一线销售代表团队和地区销售经理推动下,依嘉®2024年实现收入3.528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56%,展现出强劲的市场竞争力。

51855ba73ae2497180315313b5cab568~tplv-obj.image?lk3s=ef143cfe&traceid=202504021917260EC3A81E00C2E81C1FB9&x-expires=2147483647&x-signature=jIBFeTBucB1SWw4iiK3NLym0hgY%3D

此外,公司另一款潜力新药伊曲莫德,作为自身免疫性疾病领域的同类最佳药物,“大市场+强疗效”价值属性突出。伊曲莫德已在中国澳门和新加坡获批上市,并通过“港澳药械通”政策成功进入粤港澳大湾区。去年12月,伊曲莫德的新药上市申请已在中国大陆(维适平TM)和中国香港(维长宁TM)获正式受理,2025年内地(广东)医疗机构覆盖将从5家扩至10家,预计2026年上半年大陆获批后,将成为云顶新耀又一业绩增长引擎。

耐赋康®、依嘉®、伊曲莫德三大核心产品均为licence in管线,其出色的商业化表现不仅验证了高价值“蓝海”领域的市场潜力,也彰显了云顶新耀在选品的精准战略眼光和销售团队搭建能力。

从这三款产品的延续性价值,也就是后续进入市场持续放量的空间来看,其实是具备稳健的长线资产属性,比如在患者潜在规模、用药周期和增速方面都有亮点。这意味着云顶新耀有望在商业化方面继续加速,交出更加亮眼的成绩单。

而瞄准肾脏、抗感染和自身免疫性疾病三大领域,云顶新耀通过引进产品积累了丰富的商业化经验,未来有望推进自研管线进入商业化阶段,在业绩与股价图上走出直线拉升的向上曲线。

厚积薄发,自主研发迈向全球生物制药前列

稻盛和夫说,成功的企业家都是长期主义的信徒,他们用20年规划未来。而云顶新耀的“双轮驱动”战略(授权引进+自主研发),就印证了这一点。

过去几年的沉淀期,外界对云顶新耀乃至行业最大的疑问就是,中国生物医药公司如何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破局”?

在这份财报中,EVER001和AI+mRNA平台等拥有全球权益的产品及平台,让市场看到了云顶新耀突围全球创新药竞赛的技术实力与长远布局。

具体来看,在最为外界熟知的优势领域(肾脏疾病),云顶新耀正在自主研发拥有全部知识产权及全部全球权益的新一代共价可逆BTK抑制剂EVER001。当前,EVER001胶囊在治疗原发性膜性肾病的1b/2a期临床试验中取得积极结果,未来有望成为公司继耐赋康®之外,第二款爆款单品。

5b91b11f32ec4da886e4e82b87dd5c7b~tplv-obj.image?lk3s=ef143cfe&traceid=202504021917260EC3A81E00C2E81C1FB9&x-expires=2147483647&x-signature=WuRShtthXtUdXf4DoVr3jqCKE1Q%3D

与此同时,云顶新耀还建立了一个具备全价值链端到端能力且经过临床验证的综合性AI+mRNA平台,并将AI技术与mRNA平台结合,应用至新抗原预测、mRNA序列设计、LNP研发等多个核心环节。云顶新耀正通过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mRNA技术平台,多路径开发肿瘤及其他治疗性的mRNA药物,且拥有这些产品的全部知识产权及全部全球权益。

3f9c3a8a86c743e58a96fbc07bc90b62~tplv-obj.image?lk3s=ef143cfe&traceid=202504021917260EC3A81E00C2E81C1FB9&x-expires=2147483647&x-signature=xFBRxYAkadiIDp1%2FEQ0vTd%2BEEtU%3D

在肿瘤领域,个性化肿瘤治疗性疫苗EVM16进展最快,已在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和北京大学肿瘤医院启动IIT试验,首例患者于2025年3月4日给药。

通用型现货肿瘤治疗性疫苗EVM14则成为云顶新耀首个在美获得IND批准(2025年3月)的项目,EVM14是公司首款自研进入国际临床阶段的mRNA肿瘤治疗性疫苗。对此,云顶新耀首席执行官罗永庆表示:“这标志着云顶新耀在mRNA技术领域实现了从基础研究到全球化临床转化的关键突破,验证了公司的自主研发能力、mRNA平台的创新优势以及其全球价值。”公司计划在今年内递交EVM14中国IND申请。

此外,自体生成CAR-T是云顶新耀基于mRNA平台技术开发的又一款重要产品,有望于2025年完成首个临床候选药物的筛选工作。该药物主要针对肿瘤和自免疾病治疗开发,相比目前普遍局限于血液瘤适应症的CAR-T产品,该药物的潜在受众群体规模更为可观。

用于治疗免疫性肾病的同类首创药物Zetomipzomib(泽托佐米)目前在开发自免性肝炎适应症,现处于临床2a期。

在抗感染领域,头孢吡肟-他尼硼巴坦瞄准全球耐药菌感染危机。该药计划于2025年达成临床前概念验证,有望成为国内首个应对多重耐药革兰氏阴性菌的疗法。

在耐赋康®等核心产品实现销售放量的背景下,这些拥有全球权益的产品迅速推进研发进程,形成了完整的“商业化管线-在研管线-未来管线”的商业与创新生态。

透过管线布局看商业模式,云顶新耀是熊彼特口中颠覆性创新的典范,比如“AI+mRNA平台”颠覆了传统研发范式,从而快速推进新药研发,抢占长期增长机遇。

面向2025及未来,公司立下目标: 2030年,4款商业化阶段和临床后期产品销售峰值潜力可达100亿元。这些项目涵盖短期、中期及长期机会,标志着云顶新耀自主研发实力持续增强,核心管线2025-2030年密集落地将打开更广阔的增长空间。

edcb09e6a0c04dd39d876ba91050e18a~tplv-obj.image?lk3s=ef143cfe&traceid=202504021917260EC3A81E00C2E81C1FB9&x-expires=2147483647&x-signature=scOzLQswBfDPWvY%2BujILhStO5CE%3D

更令市场瞩目的是,云顶新耀自主研发的多款药物组合有潜力成为全球同类首创或者同类最佳。这意味着公司正在经历从license-in(授权引进)到license-out(技术输出)的身份转换,在“双轮驱动”下向着全球一流原创药企转型。

在财报电话会上,管理层提到,有全球权益产品如EVER001,将积极推进对外授权合作,最大化这些资产的经济价值。

考虑到市场需求巨大,目前正在推进商业化的几款产品,有望成为云顶新耀全球化扩张的标志性“一小步”。

展望未来,三款核心产品稳步提升商业收益,更多自主研发的产品管线陆续加入销售产品矩阵,云顶新耀将进入业绩丰收期。从市场角度看,现在是关注云顶新耀估值趋势演变的关键时刻。

创新药的“斯普特尼克时刻”,与云顶新耀的黄金时间

“金钱永不眠”的思维下,市场聚光灯很难长期打在一个动辄“研发十年”的行业上。但是当新药商业化、临床数据等方面出现明确信号,资本对创新药企的热情就会被点燃。

2024年的财报印证了云顶新耀“双轮驱动”战略正确性,这一年公司达成了里程碑式的成绩。展望2025年,云顶新耀首席执行官罗永庆表示:“我们将继续通过提升商业化运营体系效率与推进自研及全球权益产品差异化管线布局,实现最大化协同效应。”

这段话的背后,是云顶新耀作为“AI+创新药”新周期的领跑者,正在创造“蓝海市场爆发+创新管线推进”的双重利好。

一方面,云顶新耀手握耐赋康®、依嘉®等多款正在放量的产品,预计2025年销售收入将继续保持增势。此外,公司虽然实行了医保定价,但随着伊曲莫德等新药生产线以及本地化生产逐步落地,AI+mRNA平台潜力兑现,公司仍有望保持较高的毛利率水平,实现增收又增利。

另一方面,公司今年多个在研管线均有望成为股价催化剂。

在肾病领域,耐赋康®瞄准50亿蓝海持续放量,EVER001也将公布1b/2a期原发性膜性肾病试验的一年随访数据;

在自身免疫性疾病领域,伊曲莫德继续在大湾区提高产品可及性,预计中国香港的NDA有望获批,并进一步在中国台湾和韩国等地递交NDA,稳步推进商业化;在抗感染领域,头孢吡肟-他尼硼巴坦即将提交国内新药上市申请。

此外,泽托佐米目前正在进行2a期临床试验,预计将在2025年上半年公布该临床试验的顶线结果。AI+mRNA平台各个项目的全球研发持续推进。

0aef4372843e417ca4c237be0610e99c~tplv-obj.image?lk3s=ef143cfe&traceid=202504021917260EC3A81E00C2E81C1FB9&x-expires=2147483647&x-signature=FLaiGIVWlcWJywD3dzp1qoyBkHU%3D

总之,云顶新耀即将打出的“王牌”还有很多,而这些利好因素的本质,还是公司扎实的研究、商业化能力与双轮驱动战略的执行力。而这也是公司实现“2030年成为亚洲领先的全球综合性生物制药公司”愿景的底气。

在财报中,云顶新耀首席执行官罗永庆将这些因素具象化表达了出来:“公司将在董事会的指导下,利用已建立的卓越运营的商业化平台自我‘造血’,继续巩固在核心治疗领域的领先地位,持续深化AI+mRNA技术平台的创新研发。”

正所谓“善弈者通盘无妙手”,从2024年达成战略里程碑,到2025-2030年保持战略稳定性与持续性,最终实现愿景,云顶新耀要“日拱一卒”,全靠多年打磨的深厚基本功。

长周期视角下,各种优势的叠加下,云顶新耀必将以全球价值为导向,加速创新价值的全球化兑现。就像DeepSeek冲破全球AI巨头技术领先优势一样,云顶新耀也在用类似的逻辑开创全球生物制药新的格局。

来源:港股研究社


本文经授权后发布,本文观点不代表立场
新能源汽车交出3月“成绩单”:零跑跃居新势力榜首,大“洗牌”仍在继续
« 上一篇 04-03
《暗战风云》收视狂飙,曹茜茜引领谍战剧复兴
下一篇 » 04-03

相关内容

烧钱不止,酒店机器人一哥“草船借箭”
《暗战风云》收视狂飙,曹茜茜引领谍战剧复兴
实现商业化层面盈利,云顶新耀飞跃AI+创新药周期
新能源汽车交出3月“成绩单”:零跑跃居新势力榜首,大“洗牌”仍在继续